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解读 中医学之脉象学说

发布时间: 2011-08-02 17: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形态功能及其与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中医生理学说。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一下脉象学说,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解读 中医学之脉象学说

脉象学说:

“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如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

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形态功能及其与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中医生理学说。

脏腑的形态与名称:《内经》之前和各种现存的和出土的医学和非医学文献,尚无系统论述人体脏腑的形态结构者,不过到春秋时期,对脏腑的认识有了显著的进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和虢中庶子的对话中已明确提到了“脏”、“五脏”的概念。并有“胃肠”、“三焦”、“膀胱”等名称,表明公元前6~5世纪人们对脏腑的认识已有所进步,同时“五脏”概念的提出也表明当时医家已经注意到了五脏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灵枢·肠胃》对人体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包括唇、口、舌、咽、胃、回肠(即小肠)、广肠(即大肠)的位置、长度、广度、重量、形状、递接关系等一一具体描述,这无疑是当时实际解剖观测结果的记录;若以所述大小肠长度与食管长度的比例为35∶1,而现代解剖测为37∶1为例,说明当时的解剖观测是有一定依据的,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内经》对其它脏器形态结构位置的有关描述,无疑都是解剖观测的结果。尸体解剖的实施为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素问·五脏别论》:根据人体内脏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将它们区分为三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其概念明晰,很快为医界接受,并为后世所遵从。

关于五脏与躯体组织器官的关系:如《管子·水地》云:“脾生膈,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脾发于鼻,肝发于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文子·十守》则云:“肝主目,肾主耳,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说明战国时期对五脏与驱体组织器官关系的认识尚处于多说并存阶段。由于《内经》本身的理论比较系统,故逐渐统一起来。

《内经》还提出了脏腑相关的理论。它认为五脏六腑虽各有功能,但总体上却是相互关联着的,其一是认为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阴阳相合,如:“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三焦膀胱”,其二是认为五脏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以上就是专家为您简单介绍的脉象学说,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相信我们的专家一定会给您满意的答案!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专家解读中医学之脉象学说
专家解读中医学之脉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形态功能及其与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中医生理学说。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一下脉象学说,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详细]
发布于 2011-07-27

最新推荐

辟谷最难坚持的是哪几天
辟谷最难坚持的是第2-3天的能量转换期,主要与代谢适应、饥饿感加剧、排毒反应有关,可通过渐进断食、补充电解质、调整作息缓解。1、代谢适应期:辟谷初期身体从糖代谢转为脂肪代谢,第2-3天常出现头晕乏力。中医认为这是"气冲病灶"反应,建议饮用淡...[详细]
2025-05-04 05:09
什么体质会在泡澡后出大汗
什么体质会在泡澡后出大汗
泡澡后出大汗多与气虚、阳虚、湿热体质相关,调理需辨证施治。1、气虚体质:气虚者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泡澡时温热刺激加速汗液外泄。典型表现为汗后乏力、气短心悸。调理宜补中益气,可服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日常用黄芪15克泡水代茶。艾灸关元、...[详细]
2025-05-04 05:08
什么体质不适合爬山
什么体质不适合爬山
阳虚体质、气血两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爬山,这类人群易因运动强度过大引发不适。1、阳虚体质:阳虚者体内阳气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爬山时大量出汗会耗损阳气,可能加重乏力症状。建议选择八段锦、日光浴等温和升...[详细]
2025-05-04 05:07
番泻叶喝了起什么作用
番泻叶喝了起什么作用
番泻叶具有泻下通便、清热导滞的作用,适用于热结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1、通便作用:番泻叶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适用于短期便秘缓解,常用剂量3-6克泡水饮用。过量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造成肠...[详细]
2025-05-04 05:06
番泻叶怎么喝效果最佳
番泻叶怎么喝效果最佳
番泻叶的最佳饮用方法包括掌握剂量、选择合适的时间、搭配其他药材、注意冲泡方式以及避免长期使用。1、剂量控制:番泻叶的剂量直接影响其效果,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或脱水,建议每次使用3-6克,具体剂量可根据个人体质和便秘程度调整。初次使用时可从最...[详细]
2025-05-04 05:05
番泻叶粉片一次吃几粒
番泻叶粉片一次吃几粒
番泻叶粉片用量需根据体质和症状调整,常规建议成人每次1-2粒,每日不超过3粒,具体需遵医嘱。1、基础用量:番泻叶粉片主要成分为番泻苷,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健康成人初次服用建议从1粒开始,餐后温水送服。过量可能引发腹痛、电解质紊乱,连续使用...[详细]
2025-05-03 16:59
番泻叶一次喝多少片
番泻叶一次喝多少片
番泻叶的使用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调整,通常建议一次使用3-6克,约5-10片。1、用量控制: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中药,主要用于治疗便秘。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一般建议成人一次使用3-6克,约5-10片,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人...[详细]
2025-05-03 16:5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