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针刺疗法 > 正文

骨关节痛扎什么针灸好 针灸头痛扎哪里

发布时间: 2025-06-01 10:0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针灸治疗骨关节痛可选取阿是穴、肾俞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悬钟穴等穴位;头痛针灸常选用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等穴位。不同症状需结合辨证选穴,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骨关节痛扎什么针灸好 针灸头痛扎哪里

1、阿是穴:

阿是穴即疼痛局部取穴,适用于各类骨关节痛。通过刺激痛处周围经络,可疏通局部气血阻滞,缓解肿胀僵硬。临床常配合温针灸加强散寒止痛效果,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周炎急性期效果显著。

2、肾俞穴: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中医认为"肾主骨",刺激此穴能补益肾精,改善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慢性疼痛。多采用捻转补法,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3、阳陵泉穴: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为筋会穴。擅长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扭伤等筋伤疼痛。针刺时配合屈伸活动患处,可松解粘连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度。

骨关节痛扎什么针灸好 针灸头痛扎哪里

4、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为诸阳之会。针刺此穴能升举清阳,缓解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常与风池穴构成"通调少阳"配穴,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即刻镇痛作用。

5、合谷穴: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作为远端取穴代表,可疏导头面部气血,治疗前额痛、牙源性头痛。孕妇禁用此穴,体质虚弱者宜浅刺轻捻。

骨关节痛扎什么针灸好 针灸头痛扎哪里

针灸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风,避免冷水刺激。骨关节痛患者可配合杜仲、牛膝等药材煲汤食疗;头痛发作时可按摩印堂穴辅助缓解。急性外伤或持续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慢性症状建议每周针灸2-3次,10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2小时内不宜空腹或饱食,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骨关节痛扎什么针灸好
骨关节痛扎什么针灸好
骨关节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会选择针灸作为缓解疼痛的方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不适感,常用的穴位包括血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和风池穴。需要特别注意的...[详细]
发布于 2024-11-19

最新推荐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最有效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最有效
风湿病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国公酒、风湿骨痛药酒、追风透骨酒、三蛇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药酒辅助治疗。药酒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和病情辨证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一、国公酒国公...[详细]
2025-10-17 08:09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上按摩手法教程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上按摩手法教程
脸部按摩可通过提拉、点按、画圈、轻拍、揉捏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适当按摩有助于缓解面部疲劳、改善气色,但需注意力度轻柔并避开眼周敏感区域。1、提拉手法用指腹从下巴中央沿下颌线向耳...[详细]
2025-10-17 07:31
立冬以后可以艾灸吗
立冬以后可以艾灸吗
立冬以后一般是可以艾灸的,有助于温经散寒、增强体质。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条刺激穴位,适合冬季驱寒保健。立冬后气温降低,人体阳气内敛,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等问题。...[详细]
2025-10-17 05:37
腰疼直不起来走路弓腰
腰疼直不起来走路弓腰
腰疼直不起来走路弓腰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肾虚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1、腰肌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详细]
2025-10-17 05:00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用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用
风湿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国公酒、风湿骨痛药酒、追风透骨酒、三蛇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药酒辅助治疗。药酒需根据体质辨证使用,风寒湿痹多用温经散寒类,风湿热痹宜选清热祛湿类。一、国...[详细]
2025-10-16 15:12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按摩手法全套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按摩手法全套
脸部按摩可通过提拉、点按、揉捏、轻拍、画圈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疲劳。坚持按摩有助于改善肤质,减少细纹,提升面部轮廓。1、提拉用指腹从下巴中央开始,沿着下颌线向耳后方向提...[详细]
2025-10-16 14:36
立冬适合艾灸哪里
立冬适合艾灸哪里
立冬适合艾灸的穴位主要有足三里、关元、肾俞、大椎、涌泉等。这些穴位有助于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适合冬季养生调理。1、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详细]
2025-10-16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