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针刺疗法 > 正文

类风湿扎针灸有效果吗

发布时间: 2025-06-02 05:5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缓解效果,主要作用于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晨僵、调节免疫、促进局部循环、延缓关节变形。

类风湿扎针灸有效果吗

1、减轻疼痛: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能有效缓解类风湿患者的关节肿痛。临床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疼痛缓解后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但需配合药物控制炎症。

2、改善晨僵:

针对晨起关节僵硬的症状,针灸可疏通经络气血,常用肾俞、命门等补肾穴位。早晨针灸治疗后,患者关节僵硬持续时间平均缩短1-2小时,需连续治疗2-3个疗程巩固效果。

3、调节免疫:

类风湿属自身免疫性疾病,针灸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降低促炎因子如TNF-α水平。大椎、曲池等穴位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但需长期治疗才能显现效果,建议每周2-3次针灸。

类风湿扎针灸有效果吗

4、促进循环:

局部关节取穴配合刺络拔罐,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消除滑膜水肿。阿是穴围刺配合温针灸,可使患处皮肤温度升高1-2℃,促进炎症物质代谢,适合手指小关节病变。

5、延缓变形:

长期针灸能减缓关节软骨破坏进度,尤其早期患者效果更显著。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保护关节结构,需配合功能锻炼。晚期关节畸形者仍需手术干预。

类风湿扎针灸有效果吗

类风湿患者除针灸外,建议每日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避免关节负重。饮食宜选择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祛湿食材,忌食海鲜发物。冬季注意关节保暖,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温阳散寒。急性发作期仍需规范使用抗风湿药物,定期监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针灸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评估病情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10次为1疗程,每年重复3-4个疗程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类风湿扎针灸有效果吗
类风湿扎针灸有效果吗
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缓解效果,主要作用于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晨僵、调节免疫、促进局部循环、延缓关节变形。1、减轻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穴位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能有效缓解类...[详细]
发布于 2025-06-02

最新推荐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最有效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最有效
风湿病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国公酒、风湿骨痛药酒、追风透骨酒、三蛇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药酒辅助治疗。药酒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和病情辨证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一、国公酒国公...[详细]
2025-10-17 08:09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上按摩手法教程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上按摩手法教程
脸部按摩可通过提拉、点按、画圈、轻拍、揉捏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适当按摩有助于缓解面部疲劳、改善气色,但需注意力度轻柔并避开眼周敏感区域。1、提拉手法用指腹从下巴中央沿下颌线向耳...[详细]
2025-10-17 07:31
立冬以后可以艾灸吗
立冬以后可以艾灸吗
立冬以后一般是可以艾灸的,有助于温经散寒、增强体质。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条刺激穴位,适合冬季驱寒保健。立冬后气温降低,人体阳气内敛,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等问题。...[详细]
2025-10-17 05:37
腰疼直不起来走路弓腰
腰疼直不起来走路弓腰
腰疼直不起来走路弓腰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肾虚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1、腰肌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详细]
2025-10-17 05:00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用
什么药酒治风湿最好用
风湿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国公酒、风湿骨痛药酒、追风透骨酒、三蛇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药酒辅助治疗。药酒需根据体质辨证使用,风寒湿痹多用温经散寒类,风湿热痹宜选清热祛湿类。一、国...[详细]
2025-10-16 15:12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按摩手法全套
简单的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按摩手法全套
脸部按摩可通过提拉、点按、揉捏、轻拍、画圈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疲劳。坚持按摩有助于改善肤质,减少细纹,提升面部轮廓。1、提拉用指腹从下巴中央开始,沿着下颌线向耳后方向提...[详细]
2025-10-16 14:36
立冬适合艾灸哪里
立冬适合艾灸哪里
立冬适合艾灸的穴位主要有足三里、关元、肾俞、大椎、涌泉等。这些穴位有助于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适合冬季养生调理。1、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详细]
2025-10-16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