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做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针灸能刺激体内内啡肽分泌,阻断痛觉传导通路。常用穴位如肾俞、大肠俞、环跳等,通过银针的提插捻转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放射性疼痛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轻中度疼痛缓解有效率可达70%以上。
针刺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病灶部位血氧供应。腰椎间盘突出常伴随椎管周围静脉丛淤血,针灸委中、承山等穴位能促进代谢废物清除,减轻神经根水肿。红外热成像显示针灸后患处温度可升高0.5-1.2℃。
竖脊肌保护性痉挛是常见并发症。针刺夹脊穴配合电针疗法,能降低肌梭兴奋性,打断痉挛-疼痛恶性循环。临床常用疏密波交替刺激,每次治疗可使肌肉紧张度下降30%-50%。
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突出物压迫神经根会导致感觉异常,针灸阳陵泉、悬钟等穴位可调节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显示针灸后神经传导速度可提升15%-20%。
针刺能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存在无菌性炎症,针灸大椎、命门等穴位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实验室检测显示针灸后炎症指标可下降40%-60%。
建议配合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可尝试中药热敷包含艾叶、红花、透骨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马尾综合征时应立即就医,严重者可能需要椎间孔镜手术干预。平时注意腰部保暖,游泳和八段锦锻炼有助于增强脊柱稳定性。
2021-06-09
2021-06-09
2021-06-09
2021-06-09
2021-06-09
2021-06-08
2021-06-08
2021-06-08
2021-06-08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