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刮痧 > 正文

内外耳病可以试试刮痧疗法 不一样的听觉效果

发布时间: 2011-08-09 11:2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用边缘光滑的水牛角刮板等工具,蘸润滑油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拭,用以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也就是刮痧疗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按疖肿不同部位,可出现耳前、耳后淋巴结肿胀和压痛,全身可有发热等症状。

刮痧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无需药物,操作简便,见效快,故在民间广泛应用。现介绍刮痧治常见耳病的方法。

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急性化脓性病变,是耳科的常见病,约占耳鼻咽喉科初诊患者的1.8%~2.3%。以暑天发病率最高,无年龄与性别差异。初起,外耳道皮肤呈局限性充血、疼痛,继之疼痛加剧。若疖肿位于外耳道前壁,则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如位于后壁,红肿可延及耳后,使耳后沟消失,耳部耸立。疖肿成熟,脓液常穿破浅层组织向外排出,脓液稠厚,可混有血液。按疖肿不同部位,可出现耳前、耳后淋巴结肿胀和压痛,全身可有发热等症状。

刮痧部位

1.头面部 耳门、听宫、听会。

2.上肢部 内关、合谷、少商。

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是指外耳皮肤灼热、瘙痒,局部见有丘疹、水疱、红斑、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病变的疾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无性别与年龄差别,发于婴儿多为“奶癣”。

刮痧部位

1.头面部 听宫、耳门、翳风、和髎。

2.上肢部 中渚、三阳络。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指急性咽鼓管黏膜肿胀、管腔阻塞或因感染而引起的以耳闷、耳聋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耳作闷,有堵塞感,伴有轻度低音调耳鸣,但在打呵欠、喷嚏或擤鼻时,有片刻好转。听力减退并感自声增强,改变头位时,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有明显改善。转入渗出期时,可有轻度耳痛或体温稍升,偶可见阵发性跳痛或较重的持续性耳痛。患儿可有高热。

刮痧部位

1.头颈部 听宫、听会、翳风、风池。

2.腹部 关元、气海。

3.上肢部 列缺、少商。

4.下肢部 足三里、三阴交。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化脓性病菌侵入鼓室而致,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本病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初期可见耳痛多为急剧发作,尤在打嚏、咳嗽、吞咽时疼痛加剧。耳鸣如刮风及轰轰声。耳聋,全身可有不适,发热等。化脓期可见耳痛似刺似钻样痛,疼痛可放射到乳突、头或牙部。听力减退,伴耳鸣。全身症状可见发热持续不退,小儿多可出现高热,或引起小儿抽搐。炎症消散期,脓性分泌物转为黏液性,耳痛、高热等症缓解。

刮痧部位

1.头颈部 听宫、听会、翳风、风池。

2.腹部 关元、气海。

3.上肢部 列缺、少商。

4.下肢部 足三里、三阴交。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黏膜下层或深至骨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1.耳流脓,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脓液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量可以很多,但无臭味。2.耳鸣,一般为低音调,如毒素影响到耳蜗,耳鸣多属高音调。3.眩晕,此为一重要症状,出现眩晕,多表示病变已侵及内耳。4.头痛。5.耳痛。

刮痧部位

1.头颈部 听宫、听会、翳风、风池。

2.背部 脾俞、肾俞。

3.上肢部 外关、合谷。

4.下肢部 足三里、阴陵泉、丰隆、足临泣。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又称前庭周围性眩晕。主要是指内耳前庭感觉器官、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疾患所致眩晕。患者常突然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有旋转、浮沉、倾斜的运动性幻觉。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是剧烈眩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常反映眩晕的剧烈强度。耳源性眩晕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均可为本症之成因,其中以梅尼埃病的发病率最高,占耳源性眩晕的61%~64%。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

刮痧部位

1.头颈部 百会、神庭、耳门、风池。

2.背部 肝俞、脾俞、肾俞。

3.腹部 中脘、关元。

4.上肢部 内关、神门、合谷。

5.下肢部 足三里、丰隆、行间、侠溪、太溪。

通过上面关于刮痧疗法的介绍,相信一定有一种方法适合您,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出现这些疾病 不妨试试刮痧疗法
出现这些疾病 不妨试试刮痧疗法
刮痧是中医保健的一种方法,那么刮痧疗法都能治疗哪些疾病呢?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刮痧的注意事项。刮痧疗法都能治疗哪些疾病呢?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详细]
发布于 2024-02-15

最新推荐

斜方肌扎针有用吗
斜方肌扎针在中医针刺疗法中确有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效果,具体应用需结合个体情况、操作手法及辨证施治。1、缓解原理:针刺斜方肌通过刺激局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现代医学认为可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斜方肌劳损多因长期伏案或姿势不良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详细]
2025-04-29 20:25
十三针是什么意思
十三针是中医针刺疗法中针对特定病症组合使用的十三处穴位刺激技术,常用于中风后遗症、偏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1、历史渊源:十三针疗法源自元代医家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后经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系统整理。该疗法选取手足三阳经、督脉等关键穴位,通过...[详细]
2025-04-29 20:21
拍打小肚子有什么作用
拍打小肚子能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腹胀便秘、改善局部循环、辅助减脂塑形。1、促进气血: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适度拍打可激活任脉与带脉,刺激天枢、关元等穴位,加速气血流通。方法为空心掌以每分钟60-80次频率轻拍,配合深...[详细]
2025-04-29 20:16
脊柱侧弯导致侧腰疼
脊柱侧弯导致侧腰疼
脊柱侧弯引发的侧腰疼痛多与骨骼结构异常、肌肉失衡、神经压迫、姿势代偿及退行性病变有关,可通过正骨矫正、肌肉训练、疼痛管理、姿势调整及中医理疗改善。1、骨骼结构异常脊柱侧弯导致椎体旋转和椎间盘压力不均,刺激周围神经引发疼痛。中医采用正骨手法如...[详细]
2025-04-29 20:16
拍打小肚子有什么好处
拍打小肚子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部胀气、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1、促进气血: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轻拍可刺激任脉与带脉,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具体操作以手掌空心状,从肚脐开始顺时针环形拍打3分钟,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详细]
2025-04-29 20:11
胃痛引起大便不成形
胃痛引起大便不成形
胃痛伴随大便不成形多与脾胃虚弱、饮食失调、寒湿内蕴、肝气犯胃或慢性胃肠疾病有关,需辨证调理脾胃功能。1、脾胃虚弱:长期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阳气,运化失职导致胃脘隐痛、大便溏薄。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方选参苓白术散,含党参、白术、茯苓等药...[详细]
2025-04-29 20:10
撞墙20分钟排出了好多痰正常吗
撞墙20分钟排出大量痰液可能由气功疗法刺激呼吸道、痰湿体质代谢加速、慢性炎症反应、动作不规范导致黏膜刺激、潜在呼吸道疾病等因素引起。1、气功效应:传统气功中的撞墙功通过震动督脉和膀胱经,可能促进肺部纤毛运动加速痰液排出。中医认为该动作可振奋...[详细]
2025-04-29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