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药酒 > 正文

中医药酒是如何命名的呢?

发布时间: 2012-01-02 15:54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早的药酒命名,现见于先秦及汉代,如《内经》中的“鸡矢醴”及《金匮要略》中的“红蓝花酒”等,多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这方法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汉代以后,药酒命名的方法逐渐增多,传统命名方法,归纳有以下几种:

①单味药配制的药酒,以药名作为酒名,如羌活酒。

②二味药制成的药酒,大都二二药联名,如五倍子白矾酒。

③多味药制成药酒用一个或二个主药,作为命名,如羌独活酒,或用概要易记的方法命名,如:五蛇酒、五精酒,五枝酒、二藤酒等。

④以人名为药酒名称,如仓公酒、史国公酒、北地太守酒等,以示纪念。为了区别,有时也用人名与药名或功效联名的,如崔氏地黄酒、周公百岁酒等等。

⑤以功能主治命名,如安胎当归酒、愈风酒、红颜酒、腰痛酒等。这一命名方法,在传统命名方法中,也占相当比重。

⑥以中药方剂和名称,直接作为药酒名称,如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

此外,还有一些从其他各种角度来命名的药酒,如白药酒、玉液酒、紫酒、戊戌酒、仙酒、青囊酒等,数量不多,不一一列举。

由于命名的方法多以主药或功效为主,再加药酒的历代专著均已亡佚,有些专题论述亦无分类,大都药酒方剂是穿插在其他方书中,所以在命名和分类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就本书原来收集到,以虎骨酒命名者,就有33方,其中单味8方、复方25方。复方中药味数最多者达40余味,最少者仅2味,它们的组成相差很大,功效显然也有所区别。但是,都用同一个名称即虎骨酒,因此不易区别,给应用和分类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对药酒的命名作了必要的改动。改动的原则如下。

(1)为尽量保持原貌,对有些名称不十分确切,或彼此十分相似的药酒,尤其是古方,只要不与其他药酒名称重复,则不作更改。如虎胫骨浸酒、虎胫骨酒、虎骨浸酒、浸虎骨酒,这些都是复方药酒,名称上不同于虎骨酒,彼此药物组成及名称上也稍有区别,所以就不作改动。当然,现在的虎已成珍稀保护动物,是不能再用来做药酒了。

(2)根据药酒功能主治的特点进行更改。

(3)根据组方特点归纳命名。即除了主药,另再选一药搭配命名。搭配方法:仅二味药者,就将另一味药的名称配上。

(4)个别药酒方剂增“复方”二字,以示区别。

(5)对于近代编著中,重复命名的复方药酒,则用号码加以区别,并在“资料来源”一项注名出处。

此外,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同名药酒,进行归并。因为后世医书中有不少内容是整理收录前人的,如明代的《普济方》中就有不少药酒方剂是辑自宋代《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的,在组成上完全相同,对此我们作了归并。对少数处方,其制法、服用方法及功能主治的内容基本相同,或在处方组成几十味药中仅差少数几味药作用不明显者,这可能是古人抄写整理中的脱漏、衍讹,我们则删去短少药味的处方,以避免内容庞杂重复,同时对内容相同的单味药酒进行归并,尽可能使《中国药酒大全》的内容“丰富实用,简而不漏”。

中国药酒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药酒的功能主治;既包括了中国古代二千年前的一些病名和病证,也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病名和病证,此分属二个理论体系,目前还很难统一。中国药酒是中医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保持它传统性,但也不忽视它发展的一面。为此,我们采用目前两种理论体系均能接受的大科分类法,列保健、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口齿等科。

对有些目前还不太确凿的古代病名、病证,以及功能罗列一大堆,对主治不明确的药酒,则不与勉强分类,归并“其他”,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药酒养生 中医推荐三款水果药酒
什么药酒养生 中医推荐三款水果药酒
说到保健养生,我们也会购买很多的保健品,药酒也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措施,各大药店都有保健药酒的专柜,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其实有些保健药酒我们可以自己泡制,下面为大家介绍三款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药酒方!【金橘酒解疲劳】制法:把500克金橘泡入1800毫升白酒之中,两个月后即可把金橘挑出...[详细]
发布于 2022-01-03

最新推荐

舒筋健腰贴的使用方法
舒筋健腰贴的使用方法
舒筋健腰贴的使用方法包括清洁皮肤、找准穴位、贴敷固定,并注意使用频率和时长。使用前需了解自身情况,确保无过敏反应,贴敷后观察皮肤反应,避免长时间使用。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1、清洁皮肤:使用舒筋健腰贴前,需将贴敷部位的皮肤清洁干净,去除...[详细]
2025-04-02 08:50
针灸排寒气最明显的征兆
针灸排寒气最明显的征兆
针灸排寒气最明显的征兆包括身体发热、出汗、疲劳感减轻以及手脚变暖。这些反应表明体内寒气正在被驱散,气血运行逐渐通畅。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促进阳气生发,从而达到排寒的效果。1、身体发热是针灸排寒气的常见反应。寒气积聚会导致身体发冷...[详细]
2025-04-02 08:24
小孩咳嗽用艾灸灸哪个位置最有效
小孩咳嗽用艾灸灸哪个位置最有效
小孩咳嗽时,艾灸最有效的穴位包括肺俞穴、大椎穴和天突穴。这些穴位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改善肺部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艾灸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1、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治疗咳嗽的重要穴位。艾灸肺俞穴可以宣肺止咳,...[详细]
2025-04-02 08:03
艾灸每天都可以做吗
艾灸每天都可以做吗
艾灸每天是否可以进行,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艾灸的目的。对于健康人群,适量艾灸可以保健,但不宜每天进行;对于特定病症,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1、艾灸的频率与体质有关。健康人群每周进行2-3次艾灸即可,过于频繁可能导致阳气过盛,出...[详细]
2025-04-02 07:59
面瘫前七天要针灸吗
面瘫前七天要针灸吗
面瘫前七天是否需要进行针灸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急性期前7天以缓解症状为主,针灸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1、面瘫急性期的特点面瘫急性期通常指发病后的前7天,此时面部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急性期的...[详细]
2025-04-02 07:45
艾灸时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艾灸时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效果。艾灸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烫伤和不适,同时了解禁忌症,确保安全有效。艾灸适合寒湿体质、虚寒症状人群,但某些特殊人群需谨慎或避免使用。1、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详细]
2025-04-02 07:33
心脏病针灸哪里最好
心脏病针灸哪里最好
心脏病患者针灸治疗的最佳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和膻中。这些穴位通过调节心脏功能、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脏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1、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内关穴是心包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针灸...[详细]
2025-04-02 07: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