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常见补气血食物有红枣、桂圆、阿胶、枸杞、猪肝等。
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面色萎黄、乏力等气血不足症状。建议选择新疆若羌枣等肉厚味甜品种,可搭配小米煮粥或与当归同炖。
桂圆又称龙眼肉,是传统的补血佳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中医认为其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特别适合产后血虚、失眠健忘的人群。新鲜桂圆每日食用10-15颗为宜,干品可配伍红枣、枸杞泡茶。
阿胶由驴皮熬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的功效。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氨基酸,能显著提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传统用法是与黄酒烊化后服用,现代多制成阿胶糕方便食用,但脾胃虚弱者需慎用。
枸杞子归肝、肾经,既能补血又能补气,富含枸杞多糖和胡萝卜素。对于肝肾阴虚导致的头晕目眩、视力模糊有改善作用。可直接嚼食或与菊花、决明子配伍代茶饮,每日用量建议控制在10-15克。
动物肝脏是补血食材中的佼佼者,猪肝每100克含铁22.6毫克,且为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中医认为其能养肝明目、补血健脾,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建议每周食用1-2次,烹饪前需充分浸泡去毒,可搭配菠菜炒制。
补气血需注意饮食搭配与生活习惯调整。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冬季可适量进食羊肉、生姜等温补之品;长期气血亏虚者建议就医辨证施治,可配合四物汤、归脾丸等中药调理。食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耗伤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