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董氏针灸调理脾胃功能,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脾俞。董氏针灸以经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平衡。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针刺该穴能健脾和胃,调节胃酸分泌,缓解胃脘隐痛。临床常配合艾灸增强温补效果,对胃黏膜萎缩伴随消化不良者尤为适宜。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
中脘为任脉与胃经交会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该穴直接作用于胃腑,能疏调中焦气机,改善胃动力障碍。对于萎缩性胃炎伴腹胀、嗳气者,可配合电针低频刺激增强疗效。针刺深度约1-1.5寸,避免伤及内脏。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此穴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胃炎引发的恶心、反酸症状。董氏针法强调透刺外关形成对刺,可双向调节胃气上逆。操作时采用捻转补法,配合呼吸调息。
公孙为脾经络穴,位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凹陷处。该穴能健脾化湿,改善胃黏膜营养供给,对舌苔厚腻、食欲减退者效果显著。临床常与足三里配伍使用,形成"脾胃双补"针阵。针刺时朝涌泉方向斜刺0.8寸。
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膀胱经背俞穴。刺激该穴可增强脾脏运化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对于病程较久者,建议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延长刺激时效。操作时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避免直刺过深。
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养,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多食用山药、薏苡仁、红枣等健脾食材。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练习,每日晨起按摩中脘穴36次。治疗期间忌烟酒、浓茶,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调和。建议每周针灸2-3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需复查胃镜评估疗效。若出现持续消瘦或黑便应立即就医排查恶变可能。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
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