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太极 > 正文

太极拳套路的练形,调气与用意

发布时间: 2012-04-15 16:41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武术界,曾经有人提出“套路无用论”,认为它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认为只有散手,才能代表武术的实用性。其实不然,套路是武术传承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道家的养生思想、中医防治疾病的养生理论等)。在太极拳的套路动作中,大多数的拳式,都是“左式”与“右式”并重演练的,这一套路的编排形式,非常符合中医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人体左为阴,右为阳)。因此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能够调节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使习拳者保持健康的体魄。套路是武术传承的载体,它的拳式动作是数代拳家技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套路中的拳式动作技法,在历史的传承中,其操作要领得到拳家人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所以说,它是数代拳家心血所化生的宝贵财富。例如 早期的太极拳,既没有现在这么多派别,又没有大、中、小架之分,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变革,才逐渐形成了融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现代武学大家。

一、 练形强筋骨

太极拳套路的演练节奏轻柔缓慢,这种练法好比新车在“磨合”期内要慢开,等到车的各部位机件磨合好以后,再快开就没损害了。习武也是如此。初习太极拳者的筋骨皮肉,在拳式动作不断操练的磨合下,习拳者僵硬的筋骨,拙笨的劲力,迟钝的反应,都会在磨合中不断消除,而逐渐使拳式生出轻灵圆活之佳态。故此,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说 “由起至止,须慢慢运行,能慢尽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到十分,惟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是人之恒情也,殊不知是先难之功之效也。”

在太极拳的锻炼过程中,在操练“无极桩”等桩功时,要做到外静而内动(积气通关,舒经活络),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要做到外动而内静(平心静气,气血调和)。故此,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说 “每著之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五行之气运乎其中,所谓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

一般初习太极拳者,认为太极拳就是“柔拳”,在套路演练时,有柔无刚,在散手对抗时“以柔克刚”。其实不然,倘若只练慢架,不会快架,在散手实战时,敌方不会等着你的!倘若只练柔,不会刚,在散手实战中,若遇到强敌,敌方会以刚克柔,而使你惨败。太极拳慢练柔化的演练风格,比较适合大众健身性的习武要求,它能降低血压,疏通血脉,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但是,若从太极拳实用技击的角度讲,在套路演练时,还要掌握拳架的快速操练技术,在劲力方面,还要掌握刚劲的操练技术,以适应“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实战散手对搏的要求。故此,陈鑫《太极拳分类语录》中说 “练太极拳之步骤有三层功夫 第一步,学时宜慢,慢不宜痴呆 第二步,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 第三步 ,快后复缓,是为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

二、 调气活血脉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故此,它在训练拳架外形姿态(盘架子)的同时,更加重视拳架内在的气血盛衰状态,以达到“内外双修”的目的。故此,《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说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充分阐明了其内家拳的实质特征。

腹式呼吸是太极拳拳式动作操练要领之一。拳式的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是太极拳从古代“吐纳”和“导引”养生术中汲取的营养。腹式呼吸分为两种 吸气时,小腹凸起外鼓,呼气时,小腹凹进内收,这种叫顺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凹进内收,呼气时,小腹凸起外鼓,这种叫逆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适合根据“开”(伸展肢体)吸“合”(收缩肢体)呼的人体运动规律,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可是,太极拳虽然讲究养生保健之法在拳式操练中的运用,但是它的本质是武术。武术,就要讲究技击实用,而技击实战的拳式动作,就离不开“劲力”(进攻和防守时,拳架中的能量)。因此,太极拳中的腹式呼吸,是根据拳式动作“蓄劲”和“发劲”的变化规律来运用操练的。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派,在拳式的演练过程中,特别重视“气与力合”(太极拳论中的“六合”之一)的动作要领。在拳式的攻防变化中,“气”(呼吸之气、元气)是动作能量的物质基础,“劲”是动作能量的释放。在太极拳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当拳式动作“蓄劲”时,小腹微微凹进内收,同时,用鼻轻缓地吸气 当拳式动作“发劲”时,小腹微微凸起外鼓,同时,用鼻悠长地呼气。这种逆腹式呼吸法在太极拳拳式动作中的运用,使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的“气沉丹田”的拳论要领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太极拳无论是套路演练,还是推手较技,其劲法都突出一个“整”字,腰腹在气沉丹田的逆腹式呼吸的状态下,使小腹膨胀腰脊充实有力,这样,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下肢之力(“起”于根节)就会得到腰脊的顺利上转(“顺”于中节),而最终形成一股“整劲”,通过双手发出(“达”于梢节)。

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它日夜不停地循环周流于全身,它们不断地运来养料供给脏腑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它们又不断地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运出体外,从而保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就是说经脉中的血,在气的推动下,才能循环往复全身。而经脉之气的盛衰与肺气的关系十分密切。“肺主气”是肺脏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人体外在筋骨皮毛和内在脏腑骨髓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说,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掤捋挤按与肺脏的吐故纳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体的气血充盈,经脉畅通。这种逆腹式呼吸之法,加深了呼吸的程度,使人体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能吸收到周围空间中更多的清气,同时,能把体内产生的浊气排除得更加彻底,使习武者精力充沛,神气实足。

三、 用意壮脏腑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演练要领。它表明太极拳在掤、捋、挤、按的拳式动作过程中,要注重心理调节和精神修养,要逐渐在习拳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浑圆的整劲和消除拙笨的局部之力。只有这样研习太极拳,才能体现出其“性命双修”的拳术风格。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除了肉体锻炼外,还要注重心态情绪的精神调养,只有这样内外并重的养生之法,才能使人获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学认为,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来自各方的刺激。于是,人的心态就会有波动,当人体的“七情”变化太过时,就会伤害五脏的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故此,太极拳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心境,使之平和,不断调养心神,使之凝静。例如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松体静,刻刻存心。”“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通过这样的锻炼,习拳者的杂念减少了,心态稳定了,思虑有序了,心神情绪平衡了。从而加强了人体心理的调节能力,提高了人体心理的控制能力。因此,习拳者,在应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刺激时,“七情”的变化就不致于太过。所以,人体的脏腑,也就免除了精神刺激对其功能的损伤。这样,就阻断了不良精神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不但强健了筋骨,而且还净化了心灵,促进了脏腑的生理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简介太极拳套路的练形与调气
简介太极拳套路的练形与调气
套路是武术传承的载体,它的拳式动作是数代拳家技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套路中的拳式动作技法,在历史的传承中,其操作要领得到拳家人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所以说,它是数代拳家心血所化生的宝贵财富。例如早期的太极拳,既没有现在这么多派别,又没有大、中、小架之分,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变...[详细]
发布于 2011-10-26

最新推荐

治崩漏止血最好中药
治崩漏止血最好中药
崩漏止血效果显著的中药包括三七、仙鹤草、地榆炭等,具有收敛止血、凉血化瘀功效。1、三七:三七含三七皂苷和止血活性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治疗崩漏可研磨冲服,每日3克分两次温水送服;或配伍当归、阿胶煎汤,适用于血瘀型崩漏。出血量...[详细]
2025-05-10 14:29
预防口臭的中药有哪些
预防口臭的中药有哪些
预防口臭的中药包括金银花、薄荷、佩兰、丁香、藿香等,通过清热解毒、芳香化浊、调理脾胃功能发挥作用。1、金银花: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口臭因胃火炽盛或口腔炎症时,可用金银花5克泡水代茶饮,或配伍连翘、黄芩煎服...[详细]
2025-05-10 14:29
恶性畸胎瘤吃什么中药
恶性畸胎瘤吃什么中药
恶性畸胎瘤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辅助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主,常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药材。1、清热解毒:恶性畸胎瘤多与热毒内蕴相关,可选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半枝莲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每日15-30克煎服;...[详细]
2025-05-10 14:28
气滞血瘀一般中药要调理多久
气滞血瘀一般中药要调理多久
气滞血瘀的中药调理周期通常为1-3个月,具体时长与体质差异、病情轻重、用药方案、生活习惯、调护配合度密切相关。1、体质差异:阳虚体质者代谢较慢,需配伍温阳药物如肉桂、附子,疗程可能延长至4个月;阴虚体质易化热,常加生地、丹皮,疗程约2个月。...[详细]
2025-05-10 14:27
恶性葡萄胎中药治疗
恶性葡萄胎中药治疗
恶性葡萄胎可通过中药调理气血、化瘀散结、扶正祛邪,常用方剂包括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1、化瘀消癥:恶性葡萄胎多因冲任失调、瘀血内阻所致。桂枝茯苓丸以桂枝温经通脉,茯苓利水渗湿,配合牡丹皮、赤芍活血化瘀,桃仁破血消癥。临床可加...[详细]
2025-05-10 14:27
天花治疗中药方剂
天花治疗中药方剂
天花治疗需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中药方剂包括升麻葛根汤、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竹叶石膏汤。1、升麻葛根汤:适用于天花初期疹点未透阶段,升麻、葛根配伍可解肌透表,芍药甘草缓急和中。麻疹、风疹初期亦可参照使用。煎服时加薄荷3克增强透...[详细]
2025-05-10 14:26
脾胃湿热一般吃多久中药能根治
脾胃湿热一般吃多久中药能根治
脾胃湿热需辨证施治,中药疗程通常4-8周,具体时长与体质、病情轻重、用药方案相关。1、体质差异:阳虚体质患者代谢较慢,药物吸收效率低,疗程可能延长至10-12周。临床常用清热化湿方如三仁汤,配合健脾药物如白术、茯苓。湿热夹杂气滞者需加柴胡、...[详细]
2025-05-10 14:2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