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心律失调的几种中医治疗法

发布时间: 2012-05-02 10:4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引起的心跳节律或频率的改变,病人常表现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头痛、耳鸣、健忘、乏力等症状。中医归属为“心悸”或“怔忡”,临床上分型辨治,可获良效。

气滞血瘀: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或见唇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选桃仁红花煎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青皮、生地黄、当归、桂枝、甘草;中成药有血府逐瘀胶囊等。

气阴两虚:

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闷,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舌淡或淡红,苔少,脉细。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朱砂;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丸、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

心脾两虚:

心悸气短,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眩晕健忘,睡眠不安,思虑劳心则甚。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选归脾汤:当归、龙眼肉、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中成药有归脾丸、养血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

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喘促难卧,胸闷脘痞,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淡,苔白滑,脉弦滑。治宜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味:桂枝、茯苓、炙甘草、白术、陈皮、附子、黄芪、葶苈子、红花、生姜;成药有芪苈强心胶囊等。

阴虚火旺:

心悸不宁,烦燥少寐,头晕目眩,口燥咽干,或口舌糜烂,五心烦热,盗汗,腰酸稀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选朱砂安神丸合知柏地黄丸化裁: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等。

心虚胆怯:

心悸,善惊易恐慌,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烦躁。舌苔薄白,脉动数或虚弦。治宜镇惊定志安神,方选安神定志丸加味:龙齿、茯苓、茯神、党参、远志、石菖蒲、琥珀、磁石、五味子;成药有安神定志丸等。

痰火扰心: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郁热,烦躁不安,痰多泛恶,失眠多梦,口干苦,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半夏、陈皮、生姜、竹茹、枳实、甘草、全瓜蒌、苦参、黄芩、龙骨、牡蛎;中成药有礞石滚痰丸、牛黄清心丸等。

心阳不振:

心悸不安,动则益甚,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畏寒喜暖,自汗。舌淡白,脉沉细而数或虚弱。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可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人参、附子、红花;中成药有参附注射液、心力丸、参桂胶囊等。

所以,治疗心率失常疾病,要选对方法,中医分8型治疗心律失常,会有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面瘫中医治疗法具体有哪几种
面瘫中医治疗法具体有哪几种
现在很多疾病的到来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而不管什么疾病治疗都需要有针对性,对病因、病情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等,都需要先做一番分析,才能制定完善的面瘫的治疗方案,面瘫也不例外,下面就来看看专家介绍的,面瘫中医治疗法具体有哪几种。中药疗法,这是常用的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善于恢复、修复患者...[详细]
发布于 2016-01-19

最新推荐

辟谷能改善皮肤吗
辟谷能改善皮肤吗
辟谷通过调节体内代谢和排毒可能改善皮肤状态,具体效果与个体体质、操作方式及持续时间相关。1、代谢调节:辟谷期间减少食物摄入可降低消化负担,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减少毒素通过皮肤排泄导致的暗沉问题。短期轻断食可能改善皮肤微循环,但需配合每日200...[详细]
2025-05-19 16:54
左上腹胀满一年了怎么办
左上腹胀满一年了怎么办
左上腹胀满持续一年可能与消化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肝胆疾病、肠道问题或情绪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排查病因。1、消化功能紊乱: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餐后胀满、嗳气。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职,可选用保和丸、香砂六君丸等...[详细]
2025-05-19 16:51
番泻叶对减肥有用吗
番泻叶对减肥有用吗
番泻叶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辅助短期减重,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依赖。1、通便原理:番泻叶含蒽醌苷类物质,刺激大肠神经丛增强蠕动,促进排便减少水分吸收。过量使用可能损伤肠壁神经导致结肠黑变病,建议每日不超过3克,连续服用不超过7天。替代方案可选择火麻...[详细]
2025-05-19 16:51
辟谷第5天可以吃什么
辟谷第5天可逐步引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汁、稀粥,需避免高脂高蛋白及生冷刺激。1、米汤:糙米或小米熬制的米汤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温和滋养脾胃。制作时米水比例1:10,煮沸后滤去米粒,每日饮用200-300毫升。脾胃虚弱者可加...[详细]
2025-05-19 16:50
贴肚子去湿气真的有效果吗
贴肚子去湿气有一定效果,主要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改善湿气症状,具体效果因人而异。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气重多因脾虚运化失常,贴敷肚脐神阙穴可刺激经络,促进药物吸收。肚脐皮肤薄、血管丰富,利于药效直达脏腑。常用含苍术、茯苓等成分的贴剂,通...[详细]
2025-05-19 16:45
热敷肚子去湿气吗
热敷肚子去湿气吗
热敷肚子能辅助祛湿,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慎用,寒湿体质更适合。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气分寒湿与湿热,热敷通过局部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寒湿体质表现为怕冷、舌苔白腻,热敷可缓解;湿热体质舌苔黄腻、易长痘,热敷可能加重症状...[详细]
2025-05-19 16:45
用加热带敷肚子能祛湿吗
用加热带敷肚子能祛湿吗
加热带敷肚子可辅助祛湿,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慎用,寒湿体质更适合。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邪分寒湿与湿热,加热带通过局部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寒湿体质表现为畏寒、腹泻、舌苔白腻,热敷可温阳化湿;湿热体质若误用可能加重内热...[详细]
2025-05-19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