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火罐 > 正文

急性咽喉肿痛拔罐放血疗法

发布时间: 2014-08-26 15:56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气侯干燥的秋季,是咽喉炎的高发期。有咽喉炎史的患者喜欢备些药物。但是需注意的是,服药有时不治反害,加重病情,治急性咽喉炎不妨采用火罐放血疗法。

小编推荐:

揭秘脚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经络养生:刮痧止膝关节痛

这种火罐放血疗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针或者梅花针点刺之后放血。主要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起病急骤,以高热、肿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主的中医实热证。像患者高热、便秘、咽喉肿痛剧烈,甚至出现脓点等热毒症状比较明显时,位于脖子后面的“大椎”放血的效果较好。而且在这个部位可拔罐治疗,有助退热下火、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更好。

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咽喉肿痛,能泄实热,降急火。患者经过一次放血治疗后,往往感觉咽痛减轻,很少再度出现高热症状,病程明显缩短。一般一个星期一次就行,3~5次为一个疗程。

具体说明:在做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时,使患者俯卧,用食指和拇指把大椎穴位的皮肤轻轻提起,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几滴血后再在该穴上扣上一个火罐,以加强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针刺拔罐后,患者体内的内热愈重,罐内残留血液的颜色也就愈呈黯紫色。一般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几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肿痛症状大为减轻。

最后提醒患者注意的是,如果您是虚寒体质,不适用这种拔罐放血疗法。

猜你喜欢:

食疗偏方治慢性咽炎脾虚之人要少食山楂

更多内容请关注飞华健康网中医频道:http://tcms.fh21.com.cn/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医拔罐放血疗法
中医拔罐放血疗法
中医拔罐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拔罐结合放血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传统治疗方法,适用于风寒湿痹、瘀血阻滞等病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和放血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滞,达到治疗目的。1、治疗原理拔罐放血疗法结合了拔罐和放血的两种技术。拔罐通过负压作用使局部皮肤和肌肉组织...[详细]
发布于 2025-02-02

最新推荐

经常艾灸肚脐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经常艾灸肚脐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经常艾灸肚脐可以调理脾胃、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加重阴虚火旺症状。艾灸肚脐的好处包括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痛经、提升阳气,坏处则可能因过度艾灸引发皮肤问题或体内阴阳失衡。1、艾灸肚脐的好处艾灸肚脐主要通过刺激神阙穴发...[详细]
2025-04-04 08:58
艾灸对肝脏有损伤吗
艾灸对肝脏有损伤吗
艾灸对肝脏没有直接损伤,但操作不当或体质不适宜可能间接影响肝脏健康。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个体差异。1、艾灸的原理与作用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艾灸常...[详细]
2025-04-04 08:37
艾灸如何调理脾胃
艾灸如何调理脾胃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能够有效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胃痛、食欲不振等问题。主要方法包括选择特定穴位、控制艾灸时间和频率,同时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1、艾灸调理脾胃的原理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作用,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详细]
2025-04-04 08:34
艾炙什么部位助睡眠
艾炙什么部位助睡眠
艾灸助睡眠的关键部位包括神门穴、内关穴和三阴交穴。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安神定志,从而改善睡眠质量。艾灸时需注意手法温和,避免烫伤,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1、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是心经的原穴。艾灸神门穴能够宁心安神,缓...[详细]
2025-04-04 08:17
活血化瘀止痛胶囊
活血化瘀止痛胶囊
活血化瘀止痛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如跌打损伤、痛经、关节疼痛等。其核心作用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来改善症状。具体使用需根据病情和1、活血化瘀止痛胶囊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丹参、红花、桃仁等中药材。这些成分具有活血...[详细]
2025-04-04 07:29
全身按摩完后身体一直发热
全身按摩完后身体一直发热
全身按摩后身体一直发热是正常现象,通常与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提升有关,但也可能是按摩力度过大或身体不适应所致。按摩后适当休息、补充水分、避免受凉可以缓解。1、血液循环加速: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动加快,身体各部位的供氧和营养供应增加,...[详细]
2025-04-04 06:54
按摩足三里疼痛说明什么
按摩足三里疼痛说明什么
按摩足三里时出现疼痛,可能是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或局部炎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中医调理、热敷或适度按摩缓解疼痛。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疼痛可能与脾胃功能失调、肌肉劳损或经络阻滞有关。1、经络不通足三里位于胃经上,按摩时疼痛可能与经...[详细]
2025-04-04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