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莎、竹茹、陈皮各15-20克配伍可用于辅助退热。该方剂通过蚕莎清热解表、竹茹化痰除烦、陈皮理气和中协同发挥退烧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或暑湿发热初期。
蚕莎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粪便,性甘辛温,归肝脾经,具有清热祛风、除湿退黄功效。其含有的叶绿素衍生物和生物碱能促进汗腺分泌,通过发汗解表降低体温,对风热型发热伴有头痛、咽痛者尤为适宜。
竹茹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的中间层,性甘微寒,归肺胃经。所含竹茹多糖和酚类物质可稀释呼吸道黏液,缓解发热伴随的痰黏咳嗽症状。其清热化痰特性有助于阻断"痰热互结"导致的持续性低热。
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干燥果皮,性苦辛温,归脾肺经。橙皮苷和挥发油成分能调节胃肠功能,改善发热时的食欲不振。通过理气健脾作用,可防止退热药物对脾胃的刺激,增强整体退热效果。
三药配伍形成"清热-化痰-理气"协同体系。蚕莎主攻表热,竹茹清除里热,陈皮调和药性,共同构成表里双解结构。此配伍既能避免单一药物退热过峻伤正,又可防止病邪内陷。
该方适用于体温38.5℃以下的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咽喉肿痛、痰黄黏稠。对风寒束表无汗、阳虚发热或高热惊厥者不适用。使用时应观察汗出情况,微汗即可,避免过汗伤阴。
退热期间建议保持环境通风,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可配合饮用桑菊饮桑叶5克、菊花3克增强解表效果,或食用西瓜翠衣熬水解暑。发热超过三天或体温持续升高者应及时就医,婴幼儿及孕妇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退热后三天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宜选择百合粥、山药羹等清淡饮食调养气阴。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