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为什么艾灸治病一定要用陈艾

发布时间: 2017-06-15 13:16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有很多人在生病后会选择中医诊疗的方法,艾灸、拔罐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艾灸的过程中,有人会注意到:艾灸用的艾条都是陈艾。为什么要用陈艾呢?用陈艾好还是不好呢?

新艾有灼痛感

新艾施灸火烈且有灼痛感,而陈艾施灸则相对柔和灸感明显效果好。早在《孟子》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明代医家李时珍也指出“凡用艾叶,需用陈久着”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也是历代医家所反复强调的!

陈艾温和

陈艾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燃烧时陈年艾绒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功效强劲。

新艾有气味

陈艾可以从气味和颜色来鉴别,陈艾一般呈淡黄色,而新艾一般呈青绿色,陈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气味纯净温和,新艾因艾叶含油量高,故闻起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陈艾叶的优点

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油已经完全挥发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渗透力好,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新艾其中的挥发油没有完全挥发掉,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故临床上多采用陈艾而不用新艾。在《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陈艾色泽上颜色发土黄或是金黄色,艾绒柔软无杂质视为上品。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艾灸用新艾好还是陈艾好
艾灸用新艾好还是陈艾好
陈艾更适合艾灸,因其药性温和,渗透力强,效果更佳。新艾药性较烈,容易导致灼伤或不适。1、陈艾的优势陈艾是指存放一年以上的艾叶,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发酵,药性更加温和,艾绒细腻,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均匀,渗透力更强。陈艾的艾烟较少,刺激性低,适合长期使用,尤其对慢性病、虚寒体质的人群效果显...[详细]
发布于 2025-02-01

最新推荐

紫苏不能和什么菜一起吃会中毒
紫苏不能和什么菜一起吃会中毒
紫苏与某些食物搭配可能导致不适或中毒,常见不宜搭配的有螃蟹、甲鱼和生冷食物。紫苏性温,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但与寒凉食物同食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中毒反应。1、紫苏与螃蟹螃蟹性寒,紫苏性温,两者性质相反。同食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详细]
2025-02-20 18:54
民间偏方治疗前列腺的神奇效果
民间偏方治疗前列腺的神奇效果
民间偏方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方法可能缓解症状,但缺乏科学依据,需谨慎使用。前列腺问题常见于中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治疗需结合病因,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调理。1、前列腺问题的病因前列腺疾病的病因...[详细]
2025-02-20 18:49
心脏室性早搏吃什么药好得快
心脏室性早搏吃什么药好得快
心脏室性早搏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常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脏室性早搏的常用药物,能够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减少早搏的发生。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和比...[详细]
2025-02-20 18:46
小米粥放了红枣要警惕四种病
小米粥放了红枣要警惕四种病
小米粥放了红枣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血糖波动、过敏反应和湿热体质加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红枣的性质和个体体质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或采取相应措施。1、消化不良。红枣富含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肠胃负担,尤其对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建议减少红...[详细]
2025-02-20 18:44
女人胃寒的10大表现
女人胃寒会表现为手脚冰凉、腹部怕冷、食欲不振等典型症状,这通常与体质较弱、不良生活习惯或慢性胃病等因素有关。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女性胃寒问题。1、胃寒的10大表现胃寒是中医的常见概念,它通常由脾胃功...[详细]
2025-02-20 18:41
三焦有火会咳嗽用什么药宝宝
三焦有火会咳嗽用什么药宝宝
三焦有火导致的宝宝咳嗽,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和饮食调整来缓解症状。三焦有火多与体内湿热、肺热或脾胃失调有关,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中药调理中药是治疗三焦有火咳嗽的有效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合肺热咳嗽的宝...[详细]
2025-02-20 18:41
舌头中间一条红两边白要警惕
舌头中间一条红两边白要警惕
舌头中间一条红两边白可能是体内湿热或脾胃失调的表现,需警惕消化系统问题或口腔健康隐患。调理脾胃、改善饮食、中医辨证治疗是主要解决方向。1、脾胃失调。中医认为,舌苔的变化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舌中间发红、两边发白可能是脾胃湿热或虚寒的表现。脾胃...[详细]
2025-02-20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