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6-14 11: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饮食养生又称“食疗”或“食养”,是通过食物性味归经理论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主要有药膳调理、节气饮食、体质膳食、忌口原则、五色五味配伍五大核心内容。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什么

1、药膳调理:

将中药材与食材结合烹制,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茯苓山药粥健脾祛湿。药膳遵循“四气五味”理论,寒热温凉对应不同体质,需在医师指导下配伍。常见配伍禁忌包括人参忌萝卜、蜂蜜忌葱蒜等。

2、节气饮食:

根据二十四节气调整饮食结构,如春吃芽菜疏肝气,夏食绿豆解暑湿,秋用百合润肺燥,冬选黑豆补肾阳。立冬后宜温补,大暑时节需清补,顺应自然阴阳消长规律。

3、体质膳食:

针对九种体质制定饮食方案,气虚型宜食黄芪炖鸡,湿热型适合薏仁冬瓜汤,阳虚体质推荐肉桂核桃粥。需通过舌诊脉诊明确体质,避免盲目进补加重偏颇。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什么

4、忌口原则:

疾病期需遵守特定饮食禁忌,如咳嗽忌海鲜发物,疮疡禁食辛辣燥热。慢性病患者尤需注意,糖尿病患者限甜腻,痛风患者避高嘌呤食物。

3、五色五味:

青赤黄白黑五色对应肝心脾肺肾,酸苦甘辛咸五味入五脏。红色食物养心血,黄色食材健脾胃,五味均衡可调和脏腑功能,如酸味收敛肝气,甘味补益脾气。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什么

中医饮食养生强调“治未病”,日常可选用平和食材如小米、南瓜、银耳等平补。建议结合八段锦、太极拳等导引术促进运化,避免过饥过饱伤脾胃。不同地域气候需调整饮食比例,南方多湿热宜食薏米、赤小豆,北方干燥可适当增加梨、藕等润燥之品。特殊人群如孕妇、术后患者需个体化定制食谱,必要时配合中药汤剂调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西地兰又叫什么
西地兰又叫什么
西地兰其实就是地高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如果你身边有心脏病患者,可能就会听说过它。地高辛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的问题,它能帮助心脏更有效地泵血,改善心脏的工作效率。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在医学界可是个“老朋友”了。说到心脏病...[详细]
发布于 2024-12-09

最新推荐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消肿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消肿
活血化瘀消肿的药酒主要有舒筋活血酒、三七药酒、红花药酒、当归药酒、跌打损伤药酒等。这类药酒多由活血化瘀类中药材浸泡而成,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配或过量饮用。一、舒筋...[详细]
2025-09-23 08:09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快最好方法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快最好方法
肩周炎可通过按摩肩井穴、天宗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肩周炎通常由风寒湿邪侵袭、长期劳损、气血不足、外伤劳损、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1、肩井穴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详细]
2025-09-23 07:31
阴道艾灸多久一次
阴道艾灸多久一次
阴道艾灸一般建议每周进行1-2次,具体频率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调整。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的作用。阴道艾灸多用于改善妇科问题如宫寒、痛经、带...[详细]
2025-09-23 05:37
女人行完房腰疼怎么回事
女人行完房腰疼怎么回事
女性同房后腰疼可能与盆腔充血、腰肌劳损、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腰椎病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休息、抗感染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若持续疼痛需就医排查妇科或骨科疾病。1、盆腔充...[详细]
2025-09-23 05:00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 活血喝什么酒好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 活血喝什么酒好
活血化瘀可选用三七酒、红花酒、当归酒、丹参酒、川芎酒等药酒,日常饮用可选择适量黄酒或葡萄酒。药酒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配,避免过量饮用。一、三七酒三七酒以三七为主料浸泡白酒...[详细]
2025-09-22 15:12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好最有效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好最有效
肩周炎患者可通过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侵袭、长期劳损或气血不足导致,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1、肩髃穴肩髃穴位于肩...[详细]
2025-09-22 14:36
阴部艾灸有什么功效
阴部艾灸有什么功效
阴部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功效,适用于寒湿下注、气血不畅引起的会阴部不适。艾灸通过热力与药效的双重作用刺激局部穴位,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痛经、带下异常等症状...[详细]
2025-09-22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