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通过针灸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常用方法有阿是穴针刺、太溪穴透刺、昆仑穴温针、跟痛穴点刺、委中穴放血等。足跟痛多因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肾虚骨弱或外伤劳损导致,针灸能疏通经络、缓解局部气血瘀滞。
以压痛点作为进针部位,采用毫针直刺或斜刺,深度约1-1.5寸,配合提插捻转手法。适用于足底筋膜炎引起的刺痛,能快速松解筋膜粘连。治疗时需避开跟骨骨突部位,避免误伤骨膜。可搭配艾灸增强温通效果。
从太溪穴向照海穴方向透刺,选用1.5寸毫针沿肾经走向平刺。对肾虚型足跟隐痛效果显著,可补益肾气、强健筋骨。操作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触电样针感,提示得气效果更佳。配合悬钟穴可增强足跟支撑力。
在昆仑穴进针后施以温针灸法,艾条距针柄2-3厘米熏灼。适用于寒湿型足跟冷痛,能驱散足踝部寒邪。治疗时需防止艾灰掉落烫伤,建议使用防烫温针器。可与承山穴形成上下呼应。
位于跟骨结节下缘凹陷处,用0.5寸短针快速点刺出血。针对跟骨骨刺引发的锐痛,可活血化瘀、减轻骨膜刺激。操作前需严格消毒,出血量控制在3-5滴为宜。配合中药熏洗可预防感染。
在腘窝横纹中点刺络拔罐,放出暗红色瘀血。适合外伤后顽固性足跟胀痛,能疏通膀胱经气血。治疗时观察出血颜色变化,由暗转鲜红即停止。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
针灸治疗足跟痛需根据证型选穴配伍,急性期隔日治疗1次,慢性期每周2-3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应穿软底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可用海盐热敷包每日热敷足跟15分钟。肾虚者建议同步服用杜仲、骨碎补等补肾强骨中药,外伤患者可配合红花油局部按摩。若针灸3疗程无效,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性疾病。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