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正文

抗疫路上,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 2020-03-16 09:2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接到一个急促的电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正在多方搜集相关病情信息和有关中医方剂应对疫情,请你尽快研究并提出相应方案。

葛又文一下子就进入战斗状态。他初步判定新冠肺炎主要是因寒湿而起的寒湿疫,疫情的病因病机病理复杂,病毒对人体损伤严重。要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来阻击疫情,关键是抓住核心病机,迅速扭转病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葛又文想到了三个关键词:普适、速效、决胜。

葛又文依据前期有关资料,综合分析本次疫情特点,统筹考虑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里的处方,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芩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在一起,化裁为一个新的方剂。这个方剂不以药为单位,而以方剂为单位,方与方协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药量的情况下产生几倍量的效果,寒湿热毒排出的速度就更快。

1月26日中午,葛又文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拟好的处方递交给王志勇,坚定地说:“我来请战!希望能到武汉阻击疫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全力投入筛选有效方剂。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加入战斗,一直在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病例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看到葛又文拟好的方剂和方解,王伟说,这个处方包含了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几个名方,融会贯通、古方新用、创新组合。

当天下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会议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王永炎指出:传染病一直是以温病为主,而新冠肺炎是“寒湿疫”,是对中医药的大考。在武汉抗疫一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通过接诊患者,同样认为新冠肺炎为“寒湿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薛伯寿一直关注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救治,再次建议将“湿疫”改为“寒湿疫”。葛又文的处方与多位专家对疫病的判断和思路不谋而合。科技攻关组和专家判定:此方可用。

山西等4省率先开展临床观察

1月27日13时,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紧急启动,在山西、河北、黑龙江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一个疗程3天。随后协调增加了陕西省。

“中医药治疗流感等疫病,如果病因病机分析透彻,遣方用药合理严谨,1天见效,3天扭转病情,一周左右基本痊愈。”葛又文说,否则就说明方不对症。只要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和改善,患者就没有生命危险了;只要寒湿疫毒顺利排出,核酸转阴是必然的,这样病亡率就会大大下降。

临床项目启动了,方剂还没公布名称。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廷荃发来信息,建议方剂命名为“清肺解毒方”。项目组回复说,实际相差不多,此方名为清肺排毒汤。

名称上的差别,却蕴含着葛又文对病机的把握。在处方中细辛的用量是6克,超出药典的标准。在葛又文看来,想要破除湿毒郁肺,就要温肺化饮。应对疫情,3克达不到效果,前三服建议用到6克,这是医生在临床中常用剂量,也得到专家的认可。

1月29日18时,好消息传来,清肺排毒汤在重症患者身上起效。1月27日,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主任耿立梅诊治一位确诊高烧重症患者,发烧到39.5摄氏度。28日晚加服清肺排毒汤治疗,服用1服药后,29日下午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和临床医生都观察到疗效,使用的人迅速多了起来。

山西省副省长吴伟亲自指挥,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冯立忠亲自督导,将清肺排毒汤统一煎好药,专门派车送到地市的各个定点医院,确保原方使用。山西纳入观察的133个确诊患者,102人使用,目前确诊患者零病亡。

截至2月4日,该方在4个省36个城市37所医院的214名确诊患者使用,通过综合观察,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在90%以上。尽管本次临床有效性观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只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但临床验证结果与先期处方设计预判完全一致。更为难得的是,一半以上的患者服用一剂药症状就得到改善。清肺排毒汤用于多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展示出良好的疗效。

国家卫健委推荐抗疫使用

2月6日晚6点50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攻关组公布清肺排毒汤前期临床观察结果,并同时向全社会公布了处方和用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推荐治疗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

在薛伯寿看来,大疫之时,病患众多,筛选中药有效经方非常必要,及时选用针对疫病的有效特 效通用方,就能使更多的患者第一时间用上中药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大大提高治 愈率、降低病亡率。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不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寒湿毒会走得更深,病情会发展得更快,湿毒郁而化热,情况会更复杂。因此,专家建议迅速在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疑似和确诊患者。

在湖北、武汉主战场,清肺排毒汤得到推广使用。截至3月9日,九州通公司为武汉配送清肺排毒汤380512袋。湖北省外5家企业为武汉免费供应了清肺排毒汤复方颗粒剂共10万剂,湖北省要求加紧制备清肺排毒汤复方颗粒剂供全省使用。四川、宁夏、广西等省区已经将清肺排毒汤批准为院内制剂并在全省全区使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抗疫之战,中医药再现高光
抗疫之战,中医药再现高光
要说在疫情发展初期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省份,那无疑是以“硬核”抗疫闻名的河南了:村长的大喇叭,原始而有效的“防御”关卡,通俗易懂的红色标语……这些,不仅在关键时刻对病毒传播进行了有效的围堵,还体现出众志成城的群众力量。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发展,河南的硬核还体现在强大的医疗应对后备能力...[详细]
发布于 2020-04-08

最新推荐

非遗茶香浸润千余童心,八马茶业特色课堂让传统文化扎根乡村校园
非遗茶香浸润千余童心,八马茶业特色课堂让传统文化扎根乡村校园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前夕,国营福建省武夷山华侨农场学区附属幼儿园内充满喜悦氛围。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八马茶业联合美团、壹基金,成功建成武夷山首座乡村儿童操场,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出行业领军品牌的担当。这座405.8㎡操场的落成,不仅...[详细]
2025-07-03 15:06
润养护三效合一:brieye珍悦目鱼油叶黄素缓解夏季干眼症困扰
润养护三效合一:brieye珍悦目鱼油叶黄素缓解夏季干眼症困扰
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空调使用频率显著增加。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空调环境中,加之高强度使用电子屏幕,容易引发眼睛干涩、疲劳等问题。数据显示,入夏后干眼症就诊人数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这一季节性眼健康困扰,brieye珍悦目鱼油叶黄素凭借创新的七合一专业...[详细]
2025-07-03 11:26
7月5-6日,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北京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易维芬教授联合会诊
7月5-6日,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北京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易维芬教授联合会诊
【会诊预告】快乐过暑假,健康不放假!7月5-6日,我院特邀北京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易维芬教授联合会诊蝉鸣盛夏至,悠长假期启。暑假,不仅是孩子快乐无忧的时光,更是攻克儿童潜在健康隐患、筑牢未来基石的黄金干预期。孩子抽动多动、语言迟缓、情绪焦...[详细]
2025-07-03 10:47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7月5-6日特邀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张金凤教授领衔联合会诊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7月5-6日特邀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张金凤教授领衔联合会诊
暑假来临,孩子们争相欢呼雀跃。当学业压力暂时放下,暑假这段宝贵的时间就成了解决孩子行为发育和生长发育问题的最佳窗口期。7月5-6日,我院特邀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张金凤教授领衔院内专家团队,聚焦孩子健康痛点,提供精准诊疗方案,助力儿童康复。特邀专...[详细]
2025-07-03 10:40
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月特邀陈力强博士,共筑甲状腺健康防线
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月特邀陈力强博士,共筑甲状腺健康防线
蝉鸣声声中,长春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医院本月迎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甲状腺诊疗领域权威专家陈力强博士即将亲临坐诊。这位集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头衔于一身的临床大家,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甲状腺科,身兼北京军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肿...[详细]
2025-07-03 10:10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医疗行业碳排放占全球4.4%-5.2%,手术室贡献了医院20%-30%的废弃物。在医疗质量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一场以“绿色手术室”为核心的医疗革命正在兴起。作为中国医疗耗材领域的领军者,...[详细]
2025-07-01 15:04
党旗映初心 仁心践使命——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赴青羊区清波社区开展庆建党104周年爱心义诊!
党旗映初心 仁心践使命——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赴青羊区清波社区开展庆建党104周年爱心义诊!
2025年7月1日,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积极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号召,组织医护团队走进青羊区清波社区明辉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庆七一爱心义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向党的生日献礼。本次活动由苏坡...[详细]
2025-07-01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