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中医养生 > 正文

治疗早醒型失眠中成药

发布时间: 2025-06-14 08:4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治疗早醒型失眠的中成药主要有天王补心丹、归脾丸、酸枣仁汤、柏子养心丸、安神补脑液等。

治疗早醒型失眠中成药

1、天王补心丹:

适用于心阴不足型早醒失眠,表现为心悸健忘、虚烦多梦。方中丹参、当归滋阴养血,人参、茯苓补益心气,五味子、远志宁心安神。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归脾丸:

针对心脾两虚导致的早醒,伴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龙眼肉、酸枣仁养血安神,木香理气醒脾。脾胃湿热者不宜服用,建议饭后温水送服。

3、酸枣仁汤:

主治肝血亏虚型失眠早醒,常见目眩咽干、易惊多梦。酸枣仁养肝宁心,川芎调畅气血,知母清虚热。肝胆实热证患者禁用,服用时避免与咖啡同饮。

治疗早醒型失眠中成药

4、柏子养心丸:

适宜心肾不交引起的早醒难寐,兼见腰膝酸软、耳鸣健忘。柏子仁、枸杞子滋补肝肾,麦冬、当归养阴血,石菖蒲开窍醒神。外感发热期间应暂停使用。

5、安神补脑液:

用于气血两虚型睡眠障碍,表现神疲乏力、记忆减退。制何首乌补益精血,淫羊藿温补肾阳,干姜温中散寒。阴虚阳亢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治疗早醒型失眠中成药

早醒型失眠患者日常可配合穴位按摩,选取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每日按压3-5分钟。饮食宜选用小米、莲子、龙眼等安神食材,晚餐避免过饱。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卧室环境保持黑暗安静。适度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需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长期失眠或伴随严重日间功能障碍者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早醒型失眠吃什么中成药 早醒型失眠治疗
早醒型失眠吃什么中成药 早醒型失眠治疗
早醒型失眠可通过归脾丸、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中成药调理,常见原因包括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郁气滞等。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情志调节、起居调摄、饮食辅助。1、归脾丸:适用于心脾两虚型早醒,表现为入睡尚可但易醒、心悸健忘。该方含党参、黄芪补益心脾,龙眼肉、远志安神定志。...[详细]
发布于 2025-06-14

最新推荐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消肿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消肿
活血化瘀消肿的药酒主要有舒筋活血酒、三七药酒、红花药酒、当归药酒、跌打损伤药酒等。这类药酒多由活血化瘀类中药材浸泡而成,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配或过量饮用。一、舒筋...[详细]
2025-09-23 08:09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快最好方法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快最好方法
肩周炎可通过按摩肩井穴、天宗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肩周炎通常由风寒湿邪侵袭、长期劳损、气血不足、外伤劳损、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1、肩井穴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详细]
2025-09-23 07:31
阴道艾灸多久一次
阴道艾灸多久一次
阴道艾灸一般建议每周进行1-2次,具体频率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调整。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的作用。阴道艾灸多用于改善妇科问题如宫寒、痛经、带...[详细]
2025-09-23 05:37
女人行完房腰疼怎么回事
女人行完房腰疼怎么回事
女性同房后腰疼可能与盆腔充血、腰肌劳损、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腰椎病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休息、抗感染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若持续疼痛需就医排查妇科或骨科疾病。1、盆腔充...[详细]
2025-09-23 05:00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 活血喝什么酒好
什么药酒可以活血化瘀 活血喝什么酒好
活血化瘀可选用三七酒、红花酒、当归酒、丹参酒、川芎酒等药酒,日常饮用可选择适量黄酒或葡萄酒。药酒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配,避免过量饮用。一、三七酒三七酒以三七为主料浸泡白酒...[详细]
2025-09-22 15:12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好最有效
肩周炎怎么按摩最好最有效
肩周炎患者可通过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侵袭、长期劳损或气血不足导致,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1、肩髃穴肩髃穴位于肩...[详细]
2025-09-22 14:36
阴部艾灸有什么功效
阴部艾灸有什么功效
阴部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功效,适用于寒湿下注、气血不畅引起的会阴部不适。艾灸通过热力与药效的双重作用刺激局部穴位,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痛经、带下异常等症状...[详细]
2025-09-22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