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中医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12-22 10:3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推拿八法是根据辨证而确立的治疗大法,它有别于具体的治疗方法,但又是推拿临床病症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方法。

中医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根据手法的性质和作用量,结合治疗的部位,推拿八法具体为温法、清法、补法、泻法、和法、通法、汗法和散法。现将八法分述如下:(一)温法温法有补益阳气、温经散寒的作用。它是运用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等手法,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用较缓慢而柔和的长时间节律性操作,使患者有较深沉的温热等刺激感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阴寒虚冷的病证。例如:五更泄者,宜按、摩中脘、关元以温中散寒;一指禅推、擦肾俞、命门以温肾壮阳,共同起到温补命门、健运脾胃的治疗目的。(二)清法清法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它是运用刚中有柔的摩擦类手法,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操作,达到清热除烦目的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各种热证。例如:气分实热者,轻推督脉,以清泻气分实热;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以清热凉血。(三)补法补法有补益正气、扶正祛邪的作用。它是运用摆动类、摩擦类等手法,在一定的治疗部位和穴位上进行长时间轻柔的操作,达到补虚祛邪目的的一种疗法。

本手法应用范围广泛,凡气血两亏、肾阴不足、脾胃虚弱、盗汗遗精等均可使用。临床常用的有补脾胃、补腰肾等方法。所谓补脾胃,指用一种禅推法、摩法、揉法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治疗,再用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治疗,达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治疗脾胃虚弱的病证。所谓补腰肾,指在命门、肾俞、志室穴用一指禅推法或擦法,再用摩法、揉法、按法治疗腰部的关元、气海穴,起到培补元气以壮命门之火的作用,治疗肾精亏虚的病证。(四)泻法泻法有攻逐结滞、通泄大便的作用。它是运用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手法,在腹部进行的手法较重而刺激性强,频率由慢而逐渐加快的一种疗法。本手法适用于下焦实证。凡实热结滞,引起下腹胀满或胀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或体质虚弱,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结者,均可应用。如食积便秘,可用一直禅推、摩神阙穴、天枢穴,再揉长强穴,达到通腑泻实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中医推拿按摩的手法1.按法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指按法: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详细]
发布于 2011-12-19

最新推荐

脾肾两虚是大病吗
脾肾两虚是大病吗
脾肾两虚属于中医虚损性疾病,需辨证调理但通常不危及生命,关键诱因包括先天不足、久病耗损、劳倦过度、饮食失节、年老体衰。1、先天不足:部分人群因父母体质偏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导致脾肾精气禀赋不足。表现为自幼体弱、发育迟缓,可通过龟鹿二仙胶、河车...[详细]
2025-05-16 06:59
脾肾两虚怎么补最快最有效
脾肾两虚怎么补最快最有效
脾肾两虚需脾肾同补,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养、艾灸疗法、推拿按摩、适度运动等方法综合改善。1、中药调理:脾肾两虚常用方剂包括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四君子汤侧重健脾益气,含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含附子、肉桂、熟...[详细]
2025-05-16 06:59
疲劳分为体力疲劳和什么疲劳
疲劳分为体力疲劳和什么疲劳
疲劳分为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体力疲劳由身体活动过度引起,脑力疲劳则与长期用脑、精神压力相关。1、体力疲劳:体力疲劳多因肌肉持续收缩消耗能量,导致乳酸堆积和糖原耗竭。中医认为与气血不足、脾虚湿困有关。缓解方法包括艾灸足三里穴促进气血运行,推拿...[详细]
2025-05-16 06:57
急性疲劳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急性疲劳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急性疲劳可能由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营养失衡、体力透支、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1、睡眠不足:连续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身体修复功能下降,中医称为"营卫不和"。调整方法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用酸枣仁15克泡水代茶饮,配合涌泉穴按摩促进深度睡眠。严...[详细]
2025-05-16 06:57
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有什么后果
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有什么后果
长期疲劳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心理障碍及器官功能衰退。1、免疫力下降:持续疲劳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感染风险。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服用黄芪、灵芝等补气药材,配合八段锦锻炼。西医建议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详细]
2025-05-16 06:56
产生疲劳的原因有哪些
产生疲劳的原因有哪些
疲劳可能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心理压力、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1、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生物钟,导致身体无法充分修复。中医认为“肝藏血”,熬夜耗伤肝血,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调整方法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详细]
2025-05-16 06:56
疲劳损伤的特征是什么
疲劳损伤的特征是什么
疲劳损伤的特征表现为肌肉酸痛、关节僵硬、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和恢复迟缓,多由过度使用、姿势不当、代谢失衡、炎症反应和修复延迟导致。1、肌肉酸痛:肌肉纤维因反复收缩或超负荷运动出现微撕裂,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酸痛。中医认为属“筋伤气滞”,治...[详细]
2025-05-16 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