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患者使用艾条熏灸时,通常选择迎香穴、印堂穴、大椎穴、肺俞穴和足三里穴等穴位。艾灸这些穴位有助于缓解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避免烫伤或加重病情。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的鼻唇沟中,是治疗鼻部疾病的关键穴位。艾灸迎香穴能疏通鼻窍,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对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嗅觉减退有缓解作用。操作时需注意艾条与皮肤保持安全距离,以局部温热为度。
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处,属督脉要穴。艾灸印堂穴可升发阳气、通利鼻窍,尤其适用于风寒型鼻炎导致的头痛、鼻塞。熏灸时建议闭目放松,每次10分钟左右,皮肤敏感者应缩短时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艾灸此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反复发作的鼻炎患者尤为适用。操作时需暴露颈部,注意避免艾灰掉落烫伤。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艾灸肺俞穴可宣肺通窍,改善肺气虚寒型鼻炎的清水样涕、喷嚏症状。建议配合背部其他穴位交替施灸。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是强壮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能健脾益气,通过调理脾胃功能间接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体质虚弱者长期施灸可减少鼻炎发作频率。
鼻炎患者除艾灸外,平时应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注意保暖防寒,饮食上少食生冷辛辣。可配合苍耳子散、辛夷花茶等中医食疗方,适当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肺卫功能。若出现鼻腔灼痛、出血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季节性鼻炎发作期建议每日施灸,缓解期每周2-3次为宜,具体方案需由中医师辨证制定。
2022-09-29
2022-09-29
2022-09-29
2022-09-29
2022-09-28
2022-09-28
2022-09-28
2022-09-28
2022-09-28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