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腿疼可通过针刺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承山穴、昆仑穴等穴位缓解症状。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穴位配伍。
环跳穴位于臀部外侧,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该穴属足少阳胆经,深部为坐骨神经干通过区域。针刺环跳穴能直接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臀部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临床常配合电针增强镇痛效果,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深刺损伤神经。
委中穴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之间。此穴为膀胱经合穴,主治腰腿疼痛。针刺时可引导针感向下肢远端传导,改善坐骨神经压迫导致的腘窝至小腿后侧牵涉痛。操作时需让患者俯卧位放松腿部肌肉。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作为八会穴之筋会,该穴对下肢筋脉拘挛有特殊疗效。针刺能缓解坐骨神经痛引发的腓总神经支配区麻木,常与悬钟穴配伍使用。针刺深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凹陷处。属膀胱经穴位,主治小腿转筋及坐骨神经痛放射至足跟的症状。针刺时配合踝关节背伸动作可增强疏经活络效果。体质虚弱者宜浅刺避免晕针。
昆仑穴在足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作为膀胱经经穴,能调节下肢气血运行。针刺该穴对坐骨神经痛放射至足外侧的疼痛效果显著,常与太溪穴构成对刺。操作时需避开跟腱及血管。
针灸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及下肢保暖。可配合热敷或艾灸肾俞穴、命门穴增强温经散寒效果。急性发作期宜卧硬板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饮食宜多食黑豆、核桃等补肾强筋食材,忌生冷寒凉之物。若出现针刺后局部淤青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2019-12-20
2019-12-20
2019-12-20
2019-12-20
2019-12-20
2019-12-20
2019-12-20
2019-12-19
2019-12-19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