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明原因呕吐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电解质失衡、脑血管意外、消化道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可疑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抗血小板治疗、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干预。
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易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于进食油腻食物或受凉后,多伴随腹胀、嗳气。建议少量多餐,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若持续呕吐需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完善碳13呼气试验。
部分老年人长期服用地高辛片、阿仑膦酸钠维D3片等药物可能刺激胃黏膜,表现为服药后呕吐伴反酸。家属应核对近期用药记录,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为肠溶制剂,同时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
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可引发喷射性呕吐,多见于慢性肾病或利尿剂使用过量者,常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急诊检测血电解质,轻度失衡可口服补液盐散,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或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或小脑出血时,呕吐呈突发性且与体位相关,多合并眩晕、共济失调。头部CT可鉴别,急性期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发病6小时内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溶栓治疗。
肠道肿瘤或粪石嵌顿导致的梗阻表现为呕吐宿食、停止排便排气,腹部可见肠型。CT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后,完全性梗阻需禁食并急诊行肠粘连松解术,不完全梗阻可尝试甘油灌肠剂通便联合胃肠减压。
老人呕吐期间应保持侧卧位防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与频次。恢复期饮食从米汤过渡到软食,每日补充500毫升淡盐水。建议准备便携式呕吐袋,外出时携带口服补液盐。若呕吐物带血或出现意识改变,须立即送医排查消化道出血或脑卒中。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