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中药内服、拔罐、牵引等。颈椎病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或气血不足导致,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来缓解症状。

1、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风池、肩井、大椎等,帮助疏通经络气血,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和疼痛。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可配合电针增强疗效。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尝试。
2、推拿
推拿采用滚法、按揉法等手法松解颈部肌肉粘连,调整小关节错位。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的头晕,可配合穴位点按改善血流。急性期手法宜轻柔,避免暴力旋转。
3、中药内服

风寒湿型可用葛根汤加减,气血瘀滞型常用血府逐瘀汤,肝肾不足型推荐独活寄生汤。中成药如颈复康颗粒、舒筋活血片等需辨证使用。长期服药需监测肝肾功能。
4、拔罐
走罐或留罐于颈肩部可祛除寒湿瘀滞,改善局部循环。适用于肌肉紧张型疼痛,但皮肤破损、凝血障碍者禁用。治疗后需保暖避风,防止重复受凉。
5、牵引
坐位或卧位牵引能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脊髓型颈椎病需谨慎选择牵引力度,避免过度拉伸。配合颈托固定可巩固疗效,每日牵引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工作时每1小时活动颈部5分钟。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增强颈部肌肉力量。若出现持物无力、行走不稳等脊髓受压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
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