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高龄产妇生二胎,究竟会面临哪些风险?

发布时间: 2021-05-25 13:21 来源:复禾健康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孕产妇当中女性的年龄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有些女性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将生育时间一拖再拖;还有些女性因为二胎政策开放,想趁着自己还能生赶紧要个“二胎”。无论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因为相关政策,其实女性在生育方面都处于被动之中。

但现在对于大龄女性生育问题的报道过于乐观,动辄就会从新闻上看到“70+老妇自然怀孕”、“高龄生产挑战世界纪录”之类的话题。会给女性一种即便现在不生,到了六七十岁也能自然生产的错觉。

其实了解过一定医学常识后就会发现,女性的生育能力是有限的,女性的年龄越大越不容易生产,高龄产妇的生产风险很大……

高龄产妇面临的生育风险

高龄女性从备孕到生产,没有一个环节是简单的!

高龄产妇,怀孕难!

女性是生育能力是呈倒U型曲线的。第一次月经来潮进入青春期的女性,开始排卵并具备初步的生育力;女性身体发育成熟,大概在24-29期间生育力达到顶峰;到最后一次月经进入更年期,女性停止排卵失去生育力。

不同的是,24岁之前女性的生育能力是越来越好的,等进入30岁之后女性的生育力则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35岁之后,女性的生育力会进入急剧衰退期,并在50岁左右戛然而止。

对于高龄产妇而言,无论是自然怀孕还是试管婴儿都会面临怀孕难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卵巢功能的衰退和卵子数量的下降。

女性在出生时拥有超过100万个卵泡,但这个数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且到青春期时仅剩30万个左右。之后再每次月经周期内,都会有卵泡成熟并排出体外,但是大部分卵泡都不是在排卵中用尽的,而是持续的退化闭锁消耗。

所以,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可以用来生育的卵泡数量越来越少。

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高!

对于高龄产妇而言,即便能够成功怀孕,怀孕期间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流产风险高:一项丹麦女性生殖研究表明,超过42岁女性怀孕后流产的概率>50%;

宫外孕风险大:相关数据显示,女性24岁宫外孕的风险为1.4%,44岁以后宫外孕的风险为6.9%;

妊娠期并发症:随着分娩年龄的增加,孕妇的肝内胆汁淤积、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发病率更高;

高龄产妇,生产难!

生产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虽然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生育的风险还是不能忽视。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来说,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心理状态,生产都是更大的挑战。

高龄女性的盆底肌和会阴部位的弹性没有年轻的时候好,子宫容易收缩乏力,造成产程延长、大出血、难产等问题。而且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产妇而言,剖宫产和胎盘问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高龄产妇,新生儿健康问题大!

对于高龄产妇而言,如果说最大的问题是怀孕难的问题,那最难以接受的问题就是新生儿会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卵细胞成熟期间染色体发生错误的概率也会增加。当非整倍体出现时,就会出现卵子中染色体数量过多或过少,直接影响卵子的质量。这种卵子即便成功受精,也会更加容易流产,即便成功生产,也会更加出现新生儿疾病。这就是为什么高龄产妇更容易生下先天性疾病婴儿的原因!

相关数据显示,30岁之前女性分娩唐氏儿的风险小于1/1000,而40岁之后女性分娩唐氏儿的风险大于1/85!

有生育计划的趁早生

其实很多时候家里长辈的话是饱含生活经验的,比如劝你早点生孩子这件事。暂且不论其他的,至少从医学的角度上讲,在最佳生育年龄完成生育这件事,无论是对女性自己还是对新生儿,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生二胎会面临哪些问题
生二胎会面临哪些问题
生二胎可能会涉及身体健康、经济压力和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慎重考虑。怀孕生二胎对母亲身体健康提出了高要求。如果上次剖宫产时间较短,母体可能尚未完全恢复,这可能会带来子宫破裂等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怀孕。随着产妇年龄增长,怀孕期间可能面临高血压、妊...[详细]
发布于 2025-01-05

最新推荐

【唤醒春日 一起“趣”踏青】上海鼎植口腔春日拾趣之旅圆满落幕
【唤醒春日 一起“趣”踏青】上海鼎植口腔春日拾趣之旅圆满落幕
2025年4月,上海——人间四月天,春光正烂漫。为感谢鼎植荟VIP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赖,进一步加深沟通与联系,上海鼎植口腔于4月底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为“唤醒春日一起‘趣’踏青”的客户专属活动,近百名客户齐聚上海崇明,在草莓采摘与非遗印糕...[详细]
2025-04-30 16:02
五一过后,大部分人会新添一种“病”!这 4 招现在存,节后少遭罪
五一过后,大部分人会新添一种“病”!这 4 招现在存,节后少遭罪
小长假后疲惫不堪、精神涣散?情绪低落烦躁、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对上班产生强烈的抗拒感?……不是“牛马”不爱上班?实则是“节后综合征”在作祟什么是假期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当我们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进入...[详细]
2025-04-30 14:41
旅游暴走后血脂不降反升?运动与血脂的“相爱相杀”,中医教你这样平衡
旅游暴走后血脂不降反升?运动与血脂的“相爱相杀”,中医教你这样平衡
每逢假期,朋友圈被各种“特种兵式旅游”刷屏,有人凌晨登山看日出,有人日行两万打卡景点。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更将如此,不少人也想趁此机会可以运动降降血脂,但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暴走过后血脂不降反升,这让人不禁疑惑:说好的运动降血脂,怎么反而“暴走...[详细]
2025-04-30 12:00
控糖不是苦行!聚餐享乐与血糖平稳的平衡之道
控糖不是苦行!聚餐享乐与血糖平稳的平衡之道
节假日聚餐,控糖人群常面临“甜蜜困恼”,为什么聚餐容易“爆糖”?一是因为高碳水聚集:中式宴席以主食为核心,精制碳水化合物在餐桌上占比较大,高GI食物集中摄入,短时间内血糖负荷(GL)飙升;二是进食顺序混乱:先吃主食或甜食,血糖迅速爬升,而正...[详细]
2025-04-30 11:57
比补觉更重要的是 “安神”!中医“静神理论”助你假期有好眠!
五一将至,大家早已按耐不住期待与躁动的心,计划着旅行游玩、聚会狂欢、或是宅家休憩,将假期作为了彻底放松的绝佳时机。不过,在享受这份自由随性的同时,一场“睡眠危机”可能正在悄然逼近!——别以为假期熬夜后补觉就能满血复活,事实上,熬夜可能会导致...[详细]
2025-04-30 11:54
三种你习以为常的解渴方式,却是冲破血糖防线的“帮凶”
三种你习以为常的解渴方式,却是冲破血糖防线的“帮凶”
五一假期来临,跟随大家的出行热情一起高涨还有火热的气温。据中国天气网消息,陕西南部、河南、江南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最高气温大面积超过30℃。其中5月2日,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区或有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出...[详细]
2025-04-30 09:24
男性勃不起来怎么办?从判断到治疗的全攻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夫妻或情侣们常常忙于工作和日常琐事,很难抽出时间享受二人世界。好不容易安排了一个浪漫的夜晚,氛围刚刚好,却发现身体不听使唤,小兄弟无法正常勃起,这不仅让双方陷入尴尬,还可能让精心营造的浪漫氛围瞬间破灭。这种情况如果反复...[详细]
2025-04-29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