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患者应选择易消化、低刺激性的食物,主要有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低纤维软食、富含优质蛋白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等。胃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因素引起,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饮食。

急性出血期需禁食,止血后逐步过渡到米汤、藕粉、过滤蔬果汁等流质饮食。这类食物无需咀嚼,可减少胃肠蠕动对出血创面的机械刺激。若合并肝硬化需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门静脉压力。
病情稳定后可选择蒸蛋羹、烂面条、土豆泥等半流质食物。食物需煮至软烂无颗粒,温度保持40℃左右。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应制成菜泥,避免粗纤维损伤黏膜。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
恢复期可进食软米饭、嫩豆腐、去皮鱼肉等低纤维软食。禁用竹笋、芹菜等高纤维蔬菜及坚果类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油炸、烧烤等高温烹调方法。可适量添加橄榄油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选择鸡胸肉、龙利鱼、蛋清等低脂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但需加工至完全软烂。蛋白补充有助于创面修复和血红蛋白合成。
绝对禁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忌食辣椒、芥末等调味料。过热或过冷食物可能诱发血管收缩,应保持食物温度适宜。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需避免坚硬食物,防止划伤曲张静脉导致再出血。

胃出血患者恢复期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C片剂、复合维生素B片等营养素,但需避开铁剂与抑酸药物的相互作用时段。烹饪前彻底清洗食材,避免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加重黏膜损伤。若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禁食并急诊就医。长期随访中建议每3个月复查胃镜,根据愈合情况逐步调整饮食结构。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