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该如何养胃 中医养胃3大秘方保胃健康

发布时间: 2022-02-13 11: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到胃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很多的朋友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可以说胃病已经成了一种高发性的疾病了。

该如何养胃 中医养胃3大秘方保胃健康

胃病发作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那么我们该如何养胃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胃的方法。

运动疗胃 运动养胃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养胃方法,但是却是最有效果的辅助疗法,患有胃病的朋友可一通过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缓解,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气功以及太极拳等等。

胃病患者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比如,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运动脉搏控制在110次/分钟左右。

可以选择在风景优美的环境步行2公里左右,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全身及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

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加大运动量。

运动时,脉搏可以达到130~140次/分钟左右。

每天最好坚持运动20~40分钟。

该如何养胃 中医养胃3大秘方保胃健康

练功强胃 研究发现,一些心理和环境因素也会引起胃部不适

专家建议,内养功锻炼对于慢性胃病以及心理性的胃部不适有一定的疗效。

该如何养胃 中医养胃3大秘方保胃健康

内养功其实就是通过调理气息和意守等方式来达到调整呼吸的作用,使呼吸渐渐的达到缓、细、深、长的效果,并且还能够使我们的大脑皮层发挥出其对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调节作用,以至于加强肠胃的消化功能。

腹式呼吸是内养功的主要内容,在于使腹部随着一呼一吸的动作,逐渐形成明显的弛缓运动,做到意守丹田。

练功中以自然舒适为度,常用坐、卧式,思想集中,意识到丹田,排除杂念。

每天练l~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后逐步延长时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秋季时节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 中医秋季养胃四妙方保胃健康
秋季时节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 中医秋季养胃四妙方保胃健康
生活节奏紧张,很多的人不注意日常的饮食,结果导致了胃病的高发。寒冷的秋季,胃病会发作或者复发,那么秋季时节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呢?对于胃病的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秋季养胃妙方。1、注意保暖肠胃喜暖恶冷,暖散而冷凝,凝则伤胃。入冬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特别是本身患有...[详细]
发布于 2022-02-24

最新推荐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是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不同公式适用于不同人群,计算时需结合身高、性别等因素综合评估。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标准体重参考...[详细]
2025-10-02 16:24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158女生
158厘米女性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厘米数-70×60%,计算结果约为52.8公斤。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上下浮动10%均属正常范围。标准体重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该公式源自改良布洛卡公式,适用于亚洲成年女性群体。...[详细]
2025-10-02 11:00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减去105,正常体重范围为标准体重上下浮动10%。体重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标准体重计算公式适用于成年人,男性与女性的计算方法相同。以身高170厘米为例,标准体重为6...[详细]
2025-10-02 06:12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怎么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标准体重可通过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有助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标准体...[详细]
2025-10-01 13:12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症状
湿气重的症状主要有身体困重、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大便黏滞、皮肤油腻等。中医认为湿气可分为寒湿与湿热两类,多因外感湿邪或脾虚运化失常导致。1、身体困重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患者常感四肢酸沉乏力,头部昏蒙如裹湿布,午后疲倦感加重。...[详细]
2025-10-01 07:31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呢
辨证湿气主要有观察舌象、分析症状、辨识体质、结合脉象、参考二便五种方法。湿气是中医常见病理因素,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需通过多维度综合判断。1、观察舌象舌苔白腻或黄腻是湿气典型表现。白腻苔多属寒湿,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黄腻...[详细]
2025-09-30 14:36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辩证湿气分型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辩证湿气分型
中医辨证湿气主要分为寒湿、湿热、痰湿、风湿、暑湿五种类型,可通过舌象、体感、二便及全身症状综合判断。一、寒湿寒湿体质常见舌苔白腻、舌体胖大,伴有畏寒肢冷、关节酸痛等症状。患者多...[详细]
2025-09-30 09:1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