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推拿按摩 > 正文

中医角度解析阳痿形成原因 5个原因诱发男性形成阳痿

发布时间: 2022-03-09 19: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男性朋友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性能力,害怕被别人说不行。

阳痿如同男性朋友的噩梦,我们都害怕阳痿的到来,如果阳痿真的来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养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分析一下阳痿形成的原因及治疗阳痿的按摩疗法! 中医角度解析阳痿形成原因 1、命门火丧 多因房事劳损,少年频繁手淫,或过早婚育,以致精气虚损、命门火丧(肾阳衰微的病理现象,命门是对肾阳肾阴功能的概括),引起阳事不举。中医角度解析阳痿形成原因 5个原因诱发男性形成阳痿

2、心脾受损 思虑忧郁,损伤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而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以致气血两虚,而成阳痿。

3、恐惧伤肾 恐则伤肾,恐则气下,九气为病之机理,谓大惊卒恐,则导致气机下陷,出现肾气受伤的一系列病症,可致阳痿不振,举而不刚,而导致阳痿。

《景岳全书·阳痿》曰:“忽有惊恐,则阳道立痿,亦甚验也。

” 4、肝郁不舒 肝主筋,全身的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盈,筋膜才能强韧健壮,而阴器为宗筋之汇,若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条达,则宗筋所聚无能,即引起阳痿中医角度解析阳痿形成原因 5个原因诱发男性形成阳痿

5、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宗筋弛纵,引起阳痿。

《景岳全书·杂证谟》曰:“凡肝肾湿热以致宗筋弛纵者,亦为阳痿。

”湿热下注多因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造成气滞、瘀积,郁而化热,又因湿而水也,是水必趋下,故湿热可造成尿路感染、下体潮湿、阳痿等病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医角度解析:什么是男性阳痿和早泄
中医角度解析:什么是男性阳痿和早泄
遗精,阳痿,早泄等是男性的几大困扰疾病之一,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上,大多采用西药的检查方式。而据最新医疗研究显示,采用中医的方式同样可以对其症状进行解析,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详细]
发布于 2018-12-23

最新推荐

什么中草药泡酒可以治风湿
什么中草药泡酒可以治风湿
治疗风湿可选用独活、威灵仙、五加皮、桑寄生、川芎等中草药泡酒。风湿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这类草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一、独活独活为伞形...[详细]
2025-11-01 14:42
腱鞘囊肿能按摩治疗吗
腱鞘囊肿能按摩治疗吗
腱鞘囊肿一般可以通过按摩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腱鞘囊肿是发生在关节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多因慢性劳损或局部退行性变导致滑液积聚形成。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详细]
2025-11-01 14:08
什么中草药泡酒补肾最好提高性功能
什么中草药泡酒补肾最好提高性功能
补肾壮阳的中药酒常用药材主要有肉苁蓉、淫羊藿、巴戟天、锁阳、枸杞子等。这类药材多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但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引发不良反应。一、肉苁蓉肉苁...[详细]
2025-11-01 10:42
腱鞘囊肿每天揉自己会好吗
腱鞘囊肿每天揉自己会好吗
腱鞘囊肿每天揉一般不会自行消退,但可能暂时缓解不适感。腱鞘囊肿是关节或腱鞘周围形成的囊性肿物,多因慢性劳损或关节退变引起,常见于手腕、足背等部位。腱鞘囊肿囊壁由致密纤维组织构成...[详细]
2025-11-01 10:08
什么药治月经量多最好
什么药治月经量多最好
月经量多通常由气虚、血热、血瘀等因素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宫血宁胶囊、葆宫止血颗粒、断血流片、云南白药胶囊、妇科千金片等药物调理。具体用药需结合辨证分型,避免自行服药。1、宫血宁胶...[详细]
2025-11-01 06:42
腱鞘囊肿可以自愈吗
腱鞘囊肿可以自愈吗
腱鞘囊肿存在自愈可能,但概率较低。腱鞘囊肿是关节或腱鞘周围形成的囊性肿物,多数情况下需干预治疗,少数体积较小且未压迫神经血管的囊肿可能自行消退。腱鞘囊肿自愈多见于体积较小的囊肿...[详细]
2025-11-01 06:08
什么药治眩晕最好使
什么药治眩晕最好使
眩晕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天麻素胶囊、强力定眩片、养血清脑颗粒、眩晕宁片等药物。眩晕可能与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详细]
2025-10-31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