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特点主要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症状反复发作、精神因素诱发、排除器质性病变。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通常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腹痛腹胀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症状,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排便后常可缓解。腹胀感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与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气体积聚有关。这类症状通常不会伴随体重下降或夜间痛醒等警示征象。
患者可能出现腹泻型、便秘型或混合型排便异常。腹泻型表现为急迫感伴松散水样便,便秘型则排便费力且粪便干硬,部分患者两者交替出现。排便频率和性状改变持续超过3个月时需考虑肠易激综合征。
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特点,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压力大、饮食不当等因素可能诱发症状加重,但不会进行性恶化。这种波动性病程是区别于炎症性肠病的重要特征。

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约半数患者症状加重与精神压力相关。部分患者伴有失眠、头痛等躯体化症状,心理评估显示这类患者多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诊断需排除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结肠镜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轻微黏膜炎症或肠道菌群改变,但不符合其他疾病的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注意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避免摄入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腹泻型患者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能缓解精神压力,建议每周坚持3-5次有氧运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排除其他疾病。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