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你测量过血压吗?你的血压正常吗?

发布时间: 2022-10-23 09: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测量过血压吗?你的血压正常吗?”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提升。但与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相比,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警惕“无声杀手” 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大夫,我的高血压还能控制好吗?”9月底,一名28岁男性患者拿着一摞化验单和检查报告,焦急地向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任洁求助。认真看完每一个检查结果,面对这个已服用足剂量、多种降压药,血压依然是180/115mmHg、肌酐632umol/L的患者,任洁遗憾地告诉他:“你来得太晚了!”

你测量过血压吗?你的血压正常吗?

其实5年前,该患者就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1月后,看到血压稳定、各项化验指标正常,自行停药。几年来,未测量血压,也未复诊。近两月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少尿症状,半月前诊断为高血压3级(很高危)、肾功能衰竭,降压治疗效果差,血压难以控制。患者悔不当初。

“接诊患者中,由于对高血压不重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太多了,同时,经过科学管理而受益的高血压患者也比比皆是。”任洁说,一半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平时身体没什么不舒服症状,所以不太在意。高血压就是“无声杀手”,许多患者在没有明显症状情况下,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已受到损害。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5亿,71%的卒中患者和54%的心血管病患者都和高血压有关,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因素中,高血压居首位。“高血压一定要早防早治,正确面对、科学管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任洁认为,人人都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对自己的血压做到“心中有数”。易患人群更要通过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情和充足睡眠等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同时要掌握正确自测血压方法,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管控血压。

科学合理管控 实现降压达标

寒露过后日渐寒。随着气温降低,寒冷刺激会使皮肤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不利。

一位50多岁男性患者,畏寒怕冷、焦虑,血压高达200/120mmHg,服用3种降压药后血压有所下降,但仍未达标,就诊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二病区医生李王杏安通过望闻问切,诊断该患者是肾虚引发的高血压。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基础上,配合温补肾阳、健脾利水的汤药后血压逐渐下行,通过一段时间调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降压药逐渐减至1种,目前病情稳定。

你测量过血压吗?你的血压正常吗?

“肾虚可以导致高血压,尤其是肾阳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阳虚时引起血液循环动力下降,可导致重要器官缺血,从而刺激大脑启动紧急预案使得血压升高。”李王杏安说,中医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中医高血压辨证分型以发病原因、患者体质、患者脏腑情况、舌脉、病机结合等不同方式进行评估,将高血压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亏虚、肝阳上亢、肾阴不足、痰浊阻滞等五大证型。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一人一方,合理给予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不仅要血压达标,更要注意血管保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一定优势。”

“不同的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目标也不相同。”李王杏安解释,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65岁至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

提升认知水平 享受健康生活

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山西省中心负责人、山西省基层卫生高血压联盟主任委员,多年来,任洁潜心于高血压的临床、科研和防控工作,带领省内高血压专家开展高血压相关学术宣传推广活动,对基层医生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培训,开展现场患教、义诊和远程宣教活动。

在工作中,任洁发现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她解释,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治疗;血压超过130/80mmHg即应引起关注。说到高血压到底怎么伤害身体,她进一步科普:高血压最先损害血管,长期血压高或血压波动大,会使血管弹性越来越弱,就像一个气球吹胀多日后,放掉空气也无法恢复原样;血管损伤又可能进一步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重点器官病变;肾脏损伤通常是因为顽固性高血压,持续10年至20年会引发肾功能减退,部分发展为肾衰竭,而肾脏损伤又会反过来影响血压控制,导致恶性循环。

你测量过血压吗?你的血压正常吗?

“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李王杏安建议,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限盐减重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衡,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要达标,控压要平稳,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长效的降压药物。”

山西省疾控中心承担着我省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技术指导,慢病科主任赵英介绍,从今年开始我省实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慢性病管理模式,高血压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省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宣传、健康促进、早期筛查和干预工作,如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心脑血管事件监测项目、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等重大疾病项目,已覆盖全省11个市,全面提升了慢性病群众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测量血压多少为正常
测量血压多少为正常
测量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血压异常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疾病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就医干预来管理。遗传因素: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详细]
发布于 2025-01-09

最新推荐

济南白癜风医院会诊专家详情简介(含银屑病诊疗)
济南白癜风医院会诊专家详情简介(含银屑病诊疗)
为满足广大白癜风、银屑病患者高质量诊疗需求,济南白癜风医院特邀请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皮肤病诊疗专家于2025年下半年开展多场次会诊活动。以下为详细会诊安排,患者可根据自身疾病类型与时间提前预约,享受权威专家的个性化诊疗服务。一、9月会诊专家详情...[详细]
2025-09-09 18:37
脚扭伤后肿了怎么办?科学护理助你快速回归运动
脚扭伤后肿了怎么办?科学护理助你快速回归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运动中的急转、跳跃,还是行走时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脚踝扭伤,并伴随肿胀、疼痛与活动受限。只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有效缓解不适、缩短恢复时间,并预防二次损伤。本文将以现代医学护理原则为基础,结合传统外用药的辅助应用,为您...[详细]
2025-09-09 17:25
金丐醋酸钙好吗?一篇文章解答你的疑惑
金丐醋酸钙好吗?一篇文章解答你的疑惑
钙是维系骨骼的健康基石,不过很多人光靠日常饮食是无法满足每日的钙摄入量的,可以说缺钙成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场。对于“补钙专家“——金丐来说,长期低钙膳食者、更年期妇女与老年人,以及活动量不足的长期卧床或室内工作者,在调整饮食的同时,科学补...[详细]
2025-09-09 17:03
杭州那个骨科医院哪个好?杭州江城骨科医院——值得信赖的骨科诊疗首选
杭州那个骨科医院哪个好?杭州江城骨科医院——值得信赖的骨科诊疗首选
在杭州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中,当人们面临骨科疾病的困扰时,往往会陷入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探寻之中。而杭州江城骨科医院,无疑是众多患者的明智之选,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骨科医疗领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杭州江城骨科医院是经杭州市卫生局批准成立的...[详细]
2025-09-09 16:33
开学季咽炎高发,医奇抗之峰穿黄清热胶囊成师生健康守护者
开学季咽炎高发,医奇抗之峰穿黄清热胶囊成师生健康守护者
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全国各地学校已陆续开学,学生们重返校园。然而,夏秋交替之际,气温波动明显,空气干燥,加之校园人群聚集,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传播,其中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问题尤为突出。近日,多地医院耳鼻喉科、儿科门诊量有所增加,咽喉类疾病...[详细]
2025-09-09 10:35
杭州市换股骨头哪家医院好?杭州江城骨科医院广泛的赞誉与信赖
杭州市换股骨头哪家医院好?杭州江城骨科医院广泛的赞誉与信赖
在杭州市这座充满活力与美丽的城市中,当谈及股骨头置换手术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时,杭州江城骨科医院无疑是众多患者心中的优选之地。作为一家专注于骨科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该医院以其卓越的医疗技术、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贴心的患者服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信...[详细]
2025-09-08 15:47
2025伯云会【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圆满闭幕
8月28日,2025伯云会【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届大会以“洞察、解读、智能”为关键词,聚焦我国医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决策者眼中的中国医药产业”、“国际视野的中国新药研发及出海潮”、“数据智能助力企业决策”、“...[详细]
2025-09-08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