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想要养生 每天到底摄入多少盐更健康?

发布时间: 2022-12-16 15: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养生君,您好。最近我老伴查出得了高血压,我劝他少吃点盐,但他是个重口味,怎么都不愿意。

想请问您,高血压患者每天吃多少盐比较合适?像他这样的重口味该怎么控盐?

血压控制得好不好,确实跟盐的摄入量有很大关系。

盐会“吸水”,摄入盐过多了,必然会引起水潴留,这样一来,人体血管里的血液就会增多,从而导致血压增高。

而且,高盐还能使血管变得很敏感,平时不能引起血管收缩的一些情况,在高盐状态下,都会使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所以,不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普通人群,都应该控制盐的摄入。

我国推荐成年人每天盐的总摄入量不超过6克(大概一个啤酒瓶盖的量);儿童则不要超过3克。

而高血压患者则建议每天盐的总摄入量不宜超过3克。

想要养生 每天到底摄入多少盐更健康?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并存的患者及肾脏疾病患者,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克。

对于那些习惯了重口味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要一下子把盐减下来,确实不容易。

不过,大家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控盐小妙招:

买低钠盐:这是减少摄盐量最简单的方法。做菜时晚放盐:能达到“盐少却够咸”的效果。

巧用调味品:烹饪时可多用醋、柠檬汁、干辣椒、花椒、八角等调味,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

搭配本身味道比较浓的食材:如青椒、番茄、虾干、洋葱、香菇等,都可以让口味更丰富,又不用使用太多食盐。

桌上放一两道稍微咸的菜:某一两道菜把盐放够,其他尽量少放盐,这样既把盐控制了,也不至于菜肴淡而无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养生新方法 无盐餐让女人更健康
养生新方法 无盐餐让女人更健康
在中国女性的饮食中,总有咸则鲜、好厨师一把盐、咸菜好吃的观念,喜欢吃咸菜,俗称重。然而,长期摄入大量盐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和危害,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还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此外,过量的盐仍然是骨质疏松症的罪魁祸首。因为肾脏每天会随尿液排出过多的钠,每排出100...[详细]
发布于 2022-11-17

最新推荐

上火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上火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上火引起便秘可能与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上火通常指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热性症状,而便秘则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1、饮食...[详细]
2025-09-17 16:47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便秘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排便、缓解压力、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1、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详细]
2025-09-17 16:46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是什么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是什么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制工艺不同,导致药性、功效及适用人群存在差异。生白术是直接干燥的根茎,性偏凉,长于健脾燥湿;炒白术经麸炒后性转温,增强补脾止泻作用。1、炮制工艺生...[详细]
2025-09-17 16:45
有生完孩子后补气血的好方法吗
生完孩子后补气血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穴位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产后气血不足可能与分娩失血、哺乳消耗、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1、饮食调理产后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桂圆等补...[详细]
2025-09-17 16:44
三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三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三七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孕妇、经期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及低血压患者。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等功效,但特定人群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1、孕妇三七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详细]
2025-09-17 16:42
男人早泄木瓜泡酒有奇效吗
男人早泄木瓜泡酒有奇效吗
男人早泄时饮用木瓜泡酒没有明确疗效。早泄可能与心理因素、神经敏感度异常、前列腺炎、激素水平紊乱或遗传因素有关,需通过专业医学评估确定病因。木瓜泡酒是民间偏方,其成分中木瓜含有蛋...[详细]
2025-09-17 16:41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在中医辨证中属于不同病理机制,主要区别在于气滞血瘀以气机阻滞为主,气虚血瘀以气虚推动无力为主。1、病因差异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常见...[详细]
2025-09-17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