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问题 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2-16 13: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期,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份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明确开展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按规定报销参保人普通门诊费用,并同步调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围绕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和业内人士。

焦点一: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会影响医保待遇吗?

随着多地政策落地,不少参保人发现自己医保账户的“钱”少了,担心会影响个人医保待遇。

据了解,近期多地出台的医保改革方案有共同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当期计入的金额有所变化。对在职职工而言,原本由单位缴费划入的部分不再划入,被纳入统筹基金;对退休人员而言,个人账户计入从过去的与本人养老金挂钩,过渡到定额划入,定额标准与统筹地区改革当年人均养老金挂钩。

单从账面上看,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的确变少了,而且有些人的降幅不小。这不禁让人疑惑,减少的“钱”去哪儿了?会影响个人医保待遇吗?

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问题 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钱’减少,并不意味着参保职工医保待遇的降低或损失。”中国社科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说,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将转化为统筹基金“大池子”的增量,用来承担以往个人账户“小池子”需要支付的普通门诊费用,且个人账户之前的累计结存仍归个人使用,实现保障“增量”。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这也就是说,改革后,以前不能报销的普通门诊费用可以报销了。

以武汉市退休参保职工周某为例。其年养老金收入5万元,改革前个人账户每年划入2400元。周某患有脑梗,但因当地没有门诊统筹政策,在门诊看病无法享受报销。改革后,他的个人账户年划入调整为996元,在某三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门诊费用7150元后,按照新的门诊统筹政策报销,除去门槛费500元,按三级医院60%的报销比例,即可报销3990元。这也就是说,虽然周某改革后个人账户当年少划入1404元,但其享受待遇却增加了2586元。

焦点二: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统筹基金没钱了吗?

有质疑声认为,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统筹基金没钱了,要用个人账户“补窟窿”。对此,专家表示,这是由于对我国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不清楚而产生的误解。

数据显示,2021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入11864亿元,支出9321亿元。也就是说,统筹基金不仅收支平衡,而且略有结余,所以“统筹基金没钱了”并不成立。

既然如此,有公众疑惑,为何把个人账户的“钱”转到统筹基金,用于门诊共济保障,让别人花自己的“钱”?

“医疗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保险,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性质。”王震说,参保人年轻时得病少,到年老时容易生病,看病吃药仅依靠个人账户积累是有限的,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可以实现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更大范围满足公众医疗需求。

王震说,调整个人账户是调减当期计入,没有动个人的历史结存。要认识到,无论是个人账户还是统筹基金,都属于已经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是用于解决公众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的“钱”。

改革前,个人账户无法给别人使用,“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这就逐渐出现了过度沉淀、共济性不够、欺诈骗保等弊端。

“在医保战略性购买的框架下,优化门诊保障待遇是结构性调整。”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介绍,这是在不另外筹资、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提高门诊保障水平。

焦点三: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问题 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有一些老年人看到改革后个人账户“钱”少了,担心看病吃药使用受限。

指导意见明确,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以50%起步,并要求各地在此基础上对退休的老年人再给予倾斜支付。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开通门诊统筹保障后,退休人员门诊支付比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在原办法的基础上提高5%,同时进一步提高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退休人员待遇支付由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6000元,高于在职职工。

此外,在普通门诊保障健全之前,不少地区先行建立了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用统筹基金支付常见于老年人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在门诊发生的费用。近期,一些地方适当扩大门诊特殊病病种。如江苏南京在原4大类门特病种基础上,新增9类病种;武汉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特殊疾病病种由28类增加到37类,基本病种从32种增加到70种等。

通过对多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方案的对比,还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使用主体从个人扩宽到配偶、父母、子女等,对象范围从药品支付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这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个利好。

顾雪非表示,改革后,参保人可以把个人账户的“钱”用给老人等其他家庭成员,形成家庭内部“小共济”,提高家庭应对医疗风险能力。

焦点四:如何提高百姓对改革的获得感?

随着各地改革方案落地,也有人对改革提出意见:以前在家门口药店买药,现在为了报销还要跑到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挂号;门诊统筹报销设置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保障力度不如住院报销等。

“参保人对改革感受最为直观。”顾雪非说,为了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最广大群众,需要充分考虑对老百姓、医药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多方共同发力,方便老百姓就医购药。

专家解读职工医保改革热点问题 个人账户改革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根据相关部署,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将通过3年完成。目前,大多数地区已经公布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细则,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统筹力度等情况存在差异,相应的改革策略与举措不尽相同。

受访专家与业内人士建议,要切实回应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在提高医疗保障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加强政策解读等方面着手,切实破解群众求医问药难题。

“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声音是正常的。”王震说,改革政策效益的显现也需要时间,要同步推进协同配套服务,如合理调整门诊报销的起付线与最高支付限额、尽快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等。

不少地区采取分步调整,促进政策平稳过渡。也有一些地区降低门诊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限额等,如广州在门诊报销由月度限额调整为年度限额的基础上,提高了报销金额;北京不再设置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

记者了解到,截至发稿时,一些地方已进一步优化有关配套措施。武汉市医保局发布公告,在前期已经公布的1000多家零售药店试点的基础上,将第三批4065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保障范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理性看待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医保改革对个人医保账户的影响有多大?
理性看待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医保改革对个人医保账户的影响有多大?
自从2021年4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医保局的征求意见稿变成正式的政策文件。随后,各地方政府开始陆续将政策落地,很多人开始发现,个人医保账户的资金大幅减少了。尤其是很多退休老人,对此深感不解和失望。改革办法对个人医保账户...[详细]
发布于 2023-02-21

最新推荐

暑期健康黄金期:郑州绿城儿童医院三位一体,破解“共患病”困扰
暑假,是孩子们休憩放松的时光,更是解决交织叠加的儿童健康问题的战略黄金期!当孩子同时面临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复杂情况时,单一的干预往往收效甚微。郑州绿城儿童医院深刻理解“共患病”(如:矮小伴自卑焦虑、多动症伴学习障碍、肥...[详细]
2025-06-30 17:38
夏日顶流又来了!杭师大附院乌梅汤3.0,解暑祛湿又减重,颗粒冲饮超轻松!
夏日顶流又来了!杭师大附院乌梅汤3.0,解暑祛湿又减重,颗粒冲饮超轻松!
最近,全国多地开启“桑拿模式”,高温高湿的天气让中暑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由省级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团队,基于医院深厚的中医传承底蕴和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创新推出清凉搭子——乌梅汤3.0,将传统中...[详细]
2025-06-30 10:05
茶树花地龙蛋白膏是滋补方吗?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茶树花地龙蛋白膏是滋补方吗?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相互交融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不断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其中,膏方这一古老的中医剂型,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一、抗癌中药,精选道地茶树花地龙蛋白膏,君药茶树花与地龙,是抗癌...[详细]
2025-06-27 15:39
普济中医药研究院朱恒茂:中医治瘤关键在唤醒人体自愈力!
普济中医药研究院朱恒茂:中医治瘤关键在唤醒人体自愈力!
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特聘专家朱恒茂主任认为,中医治疗肿瘤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关键在于唤醒人体的自愈力。一、不识百草,难为良医朱恒茂主任生于江苏中医世家,家中祖辈三代皆为中医。其家父常言“不识百草,难为良医”,年幼的朱恒茂便跟随长辈跋山涉水,...[详细]
2025-06-27 14:49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提醒 孩子“性早熟”,家长们千万别再大意了!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提醒 孩子“性早熟”,家长们千万别再大意了!
近些年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周围很多孩子因暴饮暴食,加之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性早熟”的现象。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患儿约有53万,而据不完全统计,发育迟缓的儿童甚至超过千万,但就诊率却还不到三分之...[详细]
2025-06-27 11:35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联手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俄红君教授联合会诊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联手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俄红君教授联合会诊
孩子们最悠长的假期——暑假已经到来。这个宝贵的假期,正是帮助孩子克服成长道路上潜在健康难题的关键窗口期。这些成长难题若不及早干预,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本周(6月28-29日),我院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俄红君教授领衔院内专家团...[详细]
2025-06-27 11:29
这几类人别打HPV疫苗!感染后:尤抗赛汀高危适用!
这几类人别打HPV疫苗!感染后:尤抗赛汀高危适用!
HPV疫苗作为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种。了解接种禁忌,既能保障安全,也能避免无效接种。以下人群需谨慎评估,建议暂缓或避免接种。第一类:过敏体质者需警惕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的人群是禁忌。HPV疫苗含有...[详细]
2025-06-26 16:5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