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高温高湿 如何有效预防热射病?

发布时间: 2023-08-01 13:2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入伏以来,多地发生因中暑、热射病造成生命危险的案例,不断刷新人们对中暑的认知。5月,广东东莞市石碣医院接诊了今年首例热射病例,一名53岁男性户外连续作业8小时后出现头晕、大汗、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抢救数日保住一命;6月,北京一名57岁女性患者出现严重意识障碍,体温高于42摄氏度,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个小时抢救无效后离世;7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北京颐和园带团研学行程结束后晕倒在大巴车内,抢救无效去世,病因也为热射病。热射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80%以上,急需引起公众警惕。

热射病和“一般中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热射病会致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对热射病进行有效预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全军热射病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宋青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玉想。

中暑是夏季较为常见的热损伤性疾病,由轻及重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区分热射病和一般中暑的有效方法就是看病人是否出现意识障碍以及脏器功能的损害。一般中暑症状包括:身体温度通常超过38摄氏度,并伴有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皮肤透热、恶心呕吐,或四肢冰冷、脸色苍白、血压下落、脉搏变快等症状,但不会出现意识障碍,这点是明显的区别。“一旦出现了意识障碍,脑子不清楚,常伴有多个器官(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功能的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就可以判断是热射病。”张玉想介绍。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重症中暑,通常由于高温、高湿、无风等外部环境原因,及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导致机体产热过多。“当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积累到一定程度,体温超过40摄氏度,就会损伤人体各个器官。”宋青说,这个过程好比生鸡蛋经过不断加温就变成了固态,这就是蛋白质变性。而人体内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时,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多器官损害就会致人死亡。“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害越严重。热的血液经循环通过各个器官,最后将每个器官‘烧熟’。可以将热射病理解成为一种内烧伤,有时候外观看不出明显的差异,一旦发现,可能就非常严重了。”

有效防控热射病,首先要了解热射病的预警信号。一旦自己或周围人出现:烫,自觉身体发烫(从里向外发热);晃,异常疲倦,走不稳像醉酒一样;晕,头晕、意识模糊、抽搐;乱,出现脸白、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极有可能是发生热射病的先兆,要高度警惕并立即采取措施。

高温高湿 如何有效预防热射病?

虽然热射病可致命,但仍然可防可治。预防热射病要做到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在户外剧烈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降温。如果已经出现热射病预警信号,第一步,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尽快将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散热,并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尽量让其保持清醒。第二步,用水、冰进行全身降温,迅速降低患者核心体温。张玉想介绍,最佳的降温方法是将患者除头部外的其他身体部位浸泡在20摄氏度左右的水中,也可以用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擦拭患者全身,如有冰水或冰袋,可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全身降温。第三步,可以给患者补一些温水或冰盐水,帮助内脏降温。最后,遵循就近原则,尽快就医。在转运过程中,也要边转运边降温,这样到达医院时,患者可能保持较低的体温,有利于康复。

影响热射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高热峰值和持续时间。宋青以煮鸡蛋为例,她说:“如果鸡蛋刚放到水里想不煮了,还可以改做炒鸡蛋。如果煮了三五分钟后再想不煮,就算是关火,鸡蛋也已经凝固。鸡蛋就像人体的最基本单位细胞一样,如果不能及时降温,细胞都‘熟’了,‘煮熟了’的人体器官再想抢救已经晚了。”所以发生热射病,要抓紧时间想各种办法降温,要尽可能在热射病发病半小时以内将患者体温降到39摄氏度以下,两个小时降到38.5摄氏度,这也是有效防止多器官功能损害、改善热射病患者临床结局、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手段。

哪些人容易发生中暑导致生命危险?由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退化或功能不全,老年人、小孩等特殊群体,要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体重过重人群,也容易出现机体散热功能不佳。在工作中需要面对高温环境的群体,例如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炼钢工人、环卫工人等,要注意及时降温并补充水分。经常熬夜的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会下降,也容易发生热射病。一些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夏练三伏”,进行剧烈户外运动前,如存在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或刚刚“阳康”,心肺功能还没完全恢复,不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热射病不是一个“挺挺就能过去”的病,如果机体感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及早就医。

宋青认为,近年来热射病发生率升高,除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随处可见的空调等降温设备,习惯性替代人体调节温度。“机体的许多器官原本应该自己工作,现在却不再需要了,就会导致废用性萎缩,一旦离开空调环境,机体就会不适应。”因此,宋青建议在夏天,特别是年轻人,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强大起来。如果确实要在高温高湿季节进行剧烈运动,则需要提前10-14天做好“热习服”(也称热适应)。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全国持续高温天气,专家提醒大家谨防中暑与热射病
全国持续高温天气,专家提醒大家谨防中暑与热射病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引发中暑,严重的会出现热射病。什么是热射病,怎么处理,如何预防?“人长期曝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引发中暑。”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缪国斌说,中暑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种,是指由于曝露在高温...[详细]
发布于 2023-07-20

最新推荐

【唤醒春日 一起“趣”踏青】上海鼎植口腔春日拾趣之旅圆满落幕
【唤醒春日 一起“趣”踏青】上海鼎植口腔春日拾趣之旅圆满落幕
2025年4月,上海——人间四月天,春光正烂漫。为感谢鼎植荟VIP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赖,进一步加深沟通与联系,上海鼎植口腔于4月底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为“唤醒春日一起‘趣’踏青”的客户专属活动,近百名客户齐聚上海崇明,在草莓采摘与非遗印糕...[详细]
2025-04-30 16:02
五一过后,大部分人会新添一种“病”!这 4 招现在存,节后少遭罪
五一过后,大部分人会新添一种“病”!这 4 招现在存,节后少遭罪
小长假后疲惫不堪、精神涣散?情绪低落烦躁、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对上班产生强烈的抗拒感?……不是“牛马”不爱上班?实则是“节后综合征”在作祟什么是假期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当我们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进入...[详细]
2025-04-30 14:41
旅游暴走后血脂不降反升?运动与血脂的“相爱相杀”,中医教你这样平衡
旅游暴走后血脂不降反升?运动与血脂的“相爱相杀”,中医教你这样平衡
每逢假期,朋友圈被各种“特种兵式旅游”刷屏,有人凌晨登山看日出,有人日行两万打卡景点。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更将如此,不少人也想趁此机会可以运动降降血脂,但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暴走过后血脂不降反升,这让人不禁疑惑:说好的运动降血脂,怎么反而“暴走...[详细]
2025-04-30 12:00
控糖不是苦行!聚餐享乐与血糖平稳的平衡之道
控糖不是苦行!聚餐享乐与血糖平稳的平衡之道
节假日聚餐,控糖人群常面临“甜蜜困恼”,为什么聚餐容易“爆糖”?一是因为高碳水聚集:中式宴席以主食为核心,精制碳水化合物在餐桌上占比较大,高GI食物集中摄入,短时间内血糖负荷(GL)飙升;二是进食顺序混乱:先吃主食或甜食,血糖迅速爬升,而正...[详细]
2025-04-30 11:57
比补觉更重要的是 “安神”!中医“静神理论”助你假期有好眠!
五一将至,大家早已按耐不住期待与躁动的心,计划着旅行游玩、聚会狂欢、或是宅家休憩,将假期作为了彻底放松的绝佳时机。不过,在享受这份自由随性的同时,一场“睡眠危机”可能正在悄然逼近!——别以为假期熬夜后补觉就能满血复活,事实上,熬夜可能会导致...[详细]
2025-04-30 11:54
三种你习以为常的解渴方式,却是冲破血糖防线的“帮凶”
三种你习以为常的解渴方式,却是冲破血糖防线的“帮凶”
五一假期来临,跟随大家的出行热情一起高涨还有火热的气温。据中国天气网消息,陕西南部、河南、江南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最高气温大面积超过30℃。其中5月2日,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区或有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出...[详细]
2025-04-30 09:24
男性勃不起来怎么办?从判断到治疗的全攻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夫妻或情侣们常常忙于工作和日常琐事,很难抽出时间享受二人世界。好不容易安排了一个浪漫的夜晚,氛围刚刚好,却发现身体不听使唤,小兄弟无法正常勃起,这不仅让双方陷入尴尬,还可能让精心营造的浪漫氛围瞬间破灭。这种情况如果反复...[详细]
2025-04-29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