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中国头部药企创新力来源 中国创新药企已磨砺出更强的韧性

发布时间: 2023-08-03 13:1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创新药产业供给端改革的宏大叙事始自七八年前。时势造英雄,不少药企把握政策利好的黄金机遇强势崛起,不断加速新药上市步伐,逐渐积累了商业化资产。

成功商业化落地的新药,也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如若细究,会发现这些新药的靶点和技术类型多元,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映射出药企的业务布局逻辑与发展路径的差异化。在各具特色的战略定位下,药企玩家们也踏上了各自的命运征途。

本文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筛选出2016-2023年间获批新药数量最多的前20家国内药企,并对旗下产品进行追本溯源,以探寻国内头部药企的创新力来源及产品护城河所在,为中国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多参考样本。

2016-2020年国内获批新药数量TOP20药企

不同维度的创新力

在2016-2023年间,上述表格所列20家国内药企共有88款新药获得NMPA批准上市。从药物类型来看,小分子药物担当创新主力军,获批数量达59款(67%),生物制剂获批28款,其体量(32%)约为小分子的1/2,另有1款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拿到上市通行证。

20家国内药企获批新药类型

20家药企中,有18家都涉猎了小分子药物市场,尤以恒瑞一马当先,贝达药业、和黄医药、绿叶制药与歌礼制药等药企的产品矩阵清一色由小分子构成。不难理解,技术路线相对成熟的小分子药物是一张确定性更高的入场券,是绝大多数布局者的必选项。

当然,小分子与生物制剂并非站在竞争的对立面,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有一部分药企是立足于小分子药物的基本盘后,再进一步开拓生物药的市场版图,当然也有康方生物和荣昌生物等企业选择了更精简的路线,只专注于生物药的开发。

多方布局之下,生物药从细分技术赛道上看已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单抗、双抗、融合蛋白、ADC和CAR-T等相继收获创新果实。

其中,单抗类产品在PD-(L)1单抗的加成下占比最多,双抗赛道已出现卡度尼利单抗这样的first-in-class身影,以泰它西普和艾加莫德α为代表的融合蛋白和抗体片段类产品为自免患者带来更优的选择,ADC和CAR-T疗法也实现了“国产替代”。随着国内药企创新水准的不断提高,未来生物药的结构比例有望持续优化。

从治疗领域来看,64%的上市新药聚焦肿瘤适应症,印证了当下肿瘤市场的红海竞争。小分子新药攻占的感染领域热度次之,自免新药的比例仅为7%,尚且不足肿瘤领域的1/7。国内自免新药供给有限,直接导致其市场潜力未能充分释放。事实上,拥有庞大患者群体的自免领域早已晋升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而国内自免领域的需求缺口,也为前瞻性押注自免管线的药企提供了破局机会。

20家国内药企获批新药领域分布

从开发模式上看,41%的新药属于企业自主研发,引进及合作产品占比59%,内外创新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对照上市时间可知,自研产品的数量在2021年达到新高,彼时恰好是医药行业由火热转向寒冬的节点,引进/合作产品的数量则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中国头部药企创新力来源 中国创新药企已磨砺出更强的韧性

20家国内药企获批新药开发模式

能够独立开发新药,成功化解临床前到上市后的重重障碍,固然是药企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引进/合作之于药企也不失为一种提升效率的补强手段,像MNC早已将外部创新资源与自身先进的研发平台融为一体,整合重塑为产品竞争力。

45%的国内企业采用自研和引进/合作双管齐下的路径打通了新药上市关卡,恒瑞和百济神州这两个国内创新药企龙头同在该阵营。产品纯粹以自研为引擎的药企占据了20%,分别为主打小分子的和黄医药与绿叶制药,以及专攻生物药的康方生物与荣昌生物。其余35%的企业依赖于引进/合作发展模式壮大新药阵容,比如再鼎医药、基石药业、贝达药业和康哲药业等。

20家国内药企获批新药来源情况

通往创新的岔路口

回溯这些企业奔赴创新征程的故事起点,既有传统药企的求新求变,又有biotech的迭代进化,也有CSO企业的破局重塑……最终,镌刻着不同基因的药企在一次次的抉择与调整下,演绎出独一无二的生长轨迹。

创新转型是各大传统药企不约而同交出的答案之一。

在务实的跟随式创新策略指引下,恒瑞铺陈出规模化的产品管线,并在2023Q1显现业绩复苏的曙光——多季度以来首次实现营收增速同比转正。恒瑞布局的靶点赛道不仅多经过成药检验,也是众多重磅炸弹问世之地,包括PD-(L)1、PARP、CDK4/6和SGLT2等。豪森与恒瑞类似,fast follow策略在小分子药物上步步为营,同时通过引进/合作弥合短板,多个疾病领域得到较均衡地发展。2022年,豪森的创新药收入占总营收比重突破50%,转型成绩斐然。

资本运作下长大的复星医药以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稳步蜕变,2022年取得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百亿营收的佳绩。一方面,它凭借国际化视野积极外延产品线,描摹创新底色;另一方面,复星医药重点推进内生力量斯鲁利单抗的商业化兑现,活力十足。

先声药业也在强化创新标签,2022年创新药收入占比达65%。通过引进/合作模式,先声药业瞄准自免、肿瘤和感染领域加速落子,神经领域的自研新药依达拉奉右莰醇支撑起2022年业绩增长的主线。

同是老牌药企出身的石药、正大天晴和贝达在攻守之间持续发力肿瘤领域。绿叶制药则选择了一条剂型或结构改良的微创新道路,还就戈舍瑞林微球的商业化与百济神州达成战略合作。

从拓荒到进阶,国内biotech在追赶中不断缩小与国外的创新代差,其中一些实力强悍者吸纳了天时地利长成biopharma的样子,或者初具biopharma雏形。

百济神州聚焦肿瘤领域,讲述全球化战事。展现best-in-class风范的泽布替尼构筑血液瘤领域的竞争壁垒,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实体瘤领域的基石药物,创造更多的联合治疗可能性。核心单品加持下,2023Q1产品销售收入增势达69%。百济神州还与新基、安进和诺华等达成商业化合作,跑通产品经销模式。

与百济神州同时期诞生的还有信达、君实和康方,PD-(L)1是它们创新梦的发源地,由PD-(L)1打下基础的肿瘤业务自然而然成为了它们重点拓展的疆域。

中国头部药企创新力来源 中国创新药企已磨砺出更强的韧性

三者之中,信达思维外向,引进/合作动作频频,有条不紊地把控着单抗、小分子和CAR-T产品的上市节奏,且精细地覆盖了不同的瘤种。君实的战略眼光促使其接连抓住时代风口,继国产首个PD-1特瑞普利单抗之后,又推出疗效媲美P药的新冠口服药氘瑞米德韦。康方生物自研实力不断跃迁,从国产第5个PD-1派安普利单抗到全球首款CTLA4/PD1双抗卡度尼利单抗,既增强了产品的创新含金量,又打开了更广阔的商业化想象空间。

再鼎医药和基石药业代表着另一种biotech生态,主要依靠license-in模式建构产品管线,驶向商业化“快车道”。在具体品种的选择上,考验着企业的慧眼识珠和整体谋篇布局的能力。

再鼎医药围绕肿瘤、感染和自免等领域投注,引进对象不乏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和艾加莫德α等头顶FIC光环的产品。攀升的销售收入证明了再鼎医药的眼光,2023Q1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6%,有望到2023年底实现商业化盈利。基石药业着力打造广度与深度兼具的肿瘤精准治疗药物管线,尤其极大地满足了患者对于各类小分子靶向抑制剂的不同选择。

CSO向创新药企转身,亦是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去CSO的变迁过程中,license-in模式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基于成熟的开放式商业化平台,康哲药业在2023年陆续迎来3款产品的落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地进军了银屑病和癫痫细分赛道。无独有偶,亿腾医药也避开了已是一片红海的肿瘤市场,另辟蹊径引入了心血管重磅新药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药物芦曲泊帕。

从结果上来看,license-in模式的最大好处直接体现在创新成果的快速产出。实际上,在运用license-in模式推进产品上市的进程中,企业的创新因子不断被激活,再通过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环节的打磨,逐步内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药开发能力。

结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经过时代的洗礼和多年的沉淀,中国创新药企已磨砺出更强的韧性。相信凭借这股韧劲,有不少玩家能够穿越下行周期找到一条上行通道,在完成自我进化的同时,也为广泛的中国患者带来更多真正的源头创新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南京创新药进入快速期,药监局批准3款创新药均来自宁企
南京创新药进入快速期,药监局批准3款创新药均来自宁企
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7款1类创新药中,有3款来自南京药企及其相关企业。国家1类新药是指在药品注册分类中属于第一个类别的药品,具有非常高的创新性,代表了我国药品注册分类中药物创新的最高水平。圣和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奥磷布韦片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CV NS5B R...[详细]
发布于 2023-05-25

最新推荐

非遗茶香浸润千余童心,八马茶业特色课堂让传统文化扎根乡村校园
非遗茶香浸润千余童心,八马茶业特色课堂让传统文化扎根乡村校园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前夕,国营福建省武夷山华侨农场学区附属幼儿园内充满喜悦氛围。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八马茶业联合美团、壹基金,成功建成武夷山首座乡村儿童操场,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出行业领军品牌的担当。这座405.8㎡操场的落成,不仅...[详细]
2025-07-03 15:06
润养护三效合一:brieye珍悦目鱼油叶黄素缓解夏季干眼症困扰
润养护三效合一:brieye珍悦目鱼油叶黄素缓解夏季干眼症困扰
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空调使用频率显著增加。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空调环境中,加之高强度使用电子屏幕,容易引发眼睛干涩、疲劳等问题。数据显示,入夏后干眼症就诊人数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这一季节性眼健康困扰,brieye珍悦目鱼油叶黄素凭借创新的七合一专业...[详细]
2025-07-03 11:26
7月5-6日,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北京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易维芬教授联合会诊
7月5-6日,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北京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易维芬教授联合会诊
【会诊预告】快乐过暑假,健康不放假!7月5-6日,我院特邀北京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易维芬教授联合会诊蝉鸣盛夏至,悠长假期启。暑假,不仅是孩子快乐无忧的时光,更是攻克儿童潜在健康隐患、筑牢未来基石的黄金干预期。孩子抽动多动、语言迟缓、情绪焦...[详细]
2025-07-03 10:47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7月5-6日特邀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张金凤教授领衔联合会诊
成都天府儿童医院7月5-6日特邀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张金凤教授领衔联合会诊
暑假来临,孩子们争相欢呼雀跃。当学业压力暂时放下,暑假这段宝贵的时间就成了解决孩子行为发育和生长发育问题的最佳窗口期。7月5-6日,我院特邀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张金凤教授领衔院内专家团队,聚焦孩子健康痛点,提供精准诊疗方案,助力儿童康复。特邀专...[详细]
2025-07-03 10:40
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月特邀陈力强博士,共筑甲状腺健康防线
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月特邀陈力强博士,共筑甲状腺健康防线
蝉鸣声声中,长春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医院本月迎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甲状腺诊疗领域权威专家陈力强博士即将亲临坐诊。这位集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头衔于一身的临床大家,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甲状腺科,身兼北京军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肿...[详细]
2025-07-03 10:10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医疗行业碳排放占全球4.4%-5.2%,手术室贡献了医院20%-30%的废弃物。在医疗质量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一场以“绿色手术室”为核心的医疗革命正在兴起。作为中国医疗耗材领域的领军者,...[详细]
2025-07-01 15:04
党旗映初心 仁心践使命——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赴青羊区清波社区开展庆建党104周年爱心义诊!
党旗映初心 仁心践使命——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赴青羊区清波社区开展庆建党104周年爱心义诊!
2025年7月1日,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积极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号召,组织医护团队走进青羊区清波社区明辉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庆七一爱心义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向党的生日献礼。本次活动由苏坡...[详细]
2025-07-01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