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新冠“三阳”又来了?重复感染会更危险吗?

发布时间: 2023-08-18 13: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冠疫情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但病毒从未消失。近日,“新冠三阳的人开始陆续出现”登上热搜。同时,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距离“二阳”小高峰过去不到3个月,“三阳”真的来了吗?重复感染是否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新毒株的出现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疑问1:“三阳”已来袭?

8月15日,北京的赵女士醒来后感到浑身疼痛、咳嗽、嗓子痛。测了抗原后,她明白自己又“阳了”。这是她继去年12月和今年5月后,第三次感染新冠病毒。“症状比第一次轻,和第二次差不多,体温没有超过38℃。”赵女士说。

她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32周疫情周报显示,北京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上周有所上升,新冠病毒感染居报告病例数首位。社交媒体上,有关“三阳”的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居报告病例数首位。图片来源:北京市卫健委官网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8月该院门诊普通发热病人每日确诊新冠的在5人左右,较之前无明显增加趋势,且以“二阳”为主,目前深圳“三阳”病例偏少,与“二阳”患者群体在年龄等方面差别不显著。

此外,住院的新冠病人每天2人左右,主要是合并高龄、糖尿病、肾功不全、肿瘤等基础疾病,少数人没有接种疫苗,且目前新冠死亡病例极少。

疑问2:间隔没多久又“阳”了?

有网友认为“三阳”与“二阳”的间隔在变短,甚至“二阳”后不到一个月就“三阳”了,这是否有可能?

香港大学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新网表示,短期内重复感染的几率很小,即使再感染,在较多情况下,症状都是更轻而非更重。

在他看来,是否真的是“二阳”“三阳”较难界定。目前大多数地方不再测核酸,抗原检测可能会有干扰项。加上社交距离措施取消,大部分人摘下了口罩,如果感染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普通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在症状上与新冠病毒感染很难区分。

此外,一些免疫力特别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阳性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能达到十几天或两三周。极个别人愈后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检测出核酸阳性。

卢洪洲认为,“三阳”说法目前没有统一判断标准,一般判断“二阳”和“三阳”时间上间隔超过3个月左右,且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如再次出现明显新冠病毒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则考虑为“三阳”可能。

他表示,一次新冠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可持续一段时间,即便症状消失以后3个月内,也可能通过核酸检测发现阳性。人体内的病毒量和症状有波动性,会出现时阴时阳的情况。

新冠“三阳”又来了?重复感染会更危险吗?

“‘二阳’后不到一个月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阴了又阳了,这种情况一般是上一次的残余病毒,而不是重复感染。”卢洪洲说。

疑问3:反复感染会影响免疫系统吗?

对于“反复感染是否会破坏免疫系统,症状会不会更重”的问题,卢洪洲称,新冠传染性极强,得过后抗体自然衰减且没有绝对的保护性新冠疫苗,基本上多数人每年会感染1到3次。但对于免疫正常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造成严重肺炎或器官损害的风险非常低,不用担心“二阳”“三阳”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他也强调,需关注基础免疫低下人群,如肿瘤患者,糖尿病,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等,再感染并导致严重肺炎等疾病的住院病人绝大部分都来自这类人群。

金冬雁也认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人过于担忧“几阳”是完全没必要的。

他表示,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群,绝大多数人“三阳”症状只会更轻。现在距离首次疫情“海啸”还不到一年,此前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仍存在,经过自然感染所提供的免疫力,对防感染、防重症、防死亡效果很好。如果又接种了疫苗,保护力会更好。

“拿流感来比较,人一生中会得很多次流感,第一次得可能是最重的,以后会轻一些,甚至感觉不到了,隔了很久再感染可能又会重一些,是这样的规律。”金冬雁说。

他也指出,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也可能会造成持续感染,这种情况非常少见,需要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等医治措施来帮助他们完全康复。

世卫组织8月9日将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图片来源:联合国官网

疑问4:是否需警惕新冠变异株EG.5?

16日,广东佛山疾控通报,EG.5变异株在佛山流行毒株中逐渐占据优势。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金冬雁表示,目前并未看到感染EG.5导致重症死亡及入院人数增加。它仍是奥密克戎的亚变体,与XBB和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等情况类似,即使曾成为优势毒株,也没有在全球引起更多人感染,特别是没有引起更多重症和死亡。新冠病毒一直在变,有时传染性或致病性会强一点,但目前这些变化只是在一个范围里浮动,不用太过紧张。

卢洪洲称,尽管新冠抗体的产生不管是自然免疫还是疫苗的被动免疫都会自然衰减,但只要新冠病毒变异没有完全脱离奥密克戎的分支,人体都会有交叉免疫记忆。身体遇到EG.5新冠病毒会更快地反应,产生抗体。

他建议,高龄、糖尿病、肿瘤基础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每年定期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的策略包括鼻喷疫苗和皮下注射疫苗联合免疫、多价新冠组合疫苗(比如综合原始株、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毒株)。

金冬雁也表示,再次感染多数情况是发生在6个月后,即使是免疫力较差的老人,也主要发生在3个月后,建议老年人可以在康复后3个月再接种新冠疫苗。健康的非重点人群不需频繁接种,自然感染加上接种过疫苗会有很强的免疫屏障。

疑问5:11月将出现新一波流行高峰?

据中疾控官网消息,7月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及新冠重症病例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有言论称,按照免疫力周期推测,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现在11月。

卢洪洲表示,新冠的传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到6个月会有一个小高峰,但总体来说高峰的波峰会越来越小,对于国家的整体疫情防控没有影响。

“新冠病毒一直都有传染,并没有完全消失。从香港来看,发生疫情‘大海啸’比内地早1年左右,之后也经历了几个‘峰’,但是这个‘峰’非常小。奥密克戎不管怎么变,都不会再发生像‘首阳’那样的高峰,除非出现一个新的病毒。”金冬雁说。

他呼吁,加强新冠病毒监测,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在他看来,疫情余波最先冲击的就是还未接种疫苗且未“阳过”的老年人,这类人群高危易感,重症、死亡风险较高,不以时间推进为转移。建议尽快接种疫苗,一旦感染及时口服抗病毒药物。

“需要警惕的是出现免疫逃逸强致病力又强的新冠新型毒株,要做好新冠病毒变异跟踪,保持高度警惕。”卢洪洲也强调,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充分提高个人基础免疫的同时控制好基础病。注意个人卫生,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社交距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冠“德尔塔+”又来了,有多可怕?
新冠“德尔塔+”又来了,有多可怕?
据美国密苏里州媒体《堪萨斯城之星》7日报道,新冠病毒德尔塔(Delta)变种已在该州蔓延开来,导致某些医院的主要人数激增。然而,在最近的病例中,专家又检测出了与德尔塔属于同一谱系的另一变种,并取名为“德尔塔+”。报道称,“德尔塔+”病例是由英国公共卫生部门首次报告公布的。当时,该...[详细]
发布于 2021-08-04

最新推荐

伤痛酊:传统中药创新为腰肌劳损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
伤痛酊:传统中药创新为腰肌劳损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
在骨科门诊中,腰肌劳损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隐形杀手"。据《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统计,我国成年人腰痛患病率达20%-30%,其中腰肌劳损占比超半数。面对这一高发...[详细]
2025-09-19 16:19
夜晚难以入睡&清晨浑浑噩噩,失眠和吃药「困」境怎么破?
夜晚难以入睡&清晨浑浑噩噩,失眠和吃药「困」境怎么破?
摘要:睡不着的脆皮上班族,如何自救?——来自世界睡眠大会最新Tips你好,夜深了。你放下手机,关了灯,陷进柔软的枕头。你准备要开启一场深甜的睡眠了?那我要来了哦。我要从你大脑的...[详细]
2025-09-19 16:12
穿黄清热胶囊成秋季口腔溃疡防治“新利器”,三重作用机制
穿黄清热胶囊成秋季口腔溃疡防治“新利器”,三重作用机制
秋意渐浓,干燥的气候与骤变的温差让全国多地迎来口腔溃疡高发期。2025年9月以来,全国口腔黏膜疾病门诊量同比激增42%,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占比高达71%。在传统治疗方案面临...[详细]
2025-09-19 15:53
家中老人血糖高,中秋送什么?
家中老人血糖高,中秋送什么?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盒盒豪华包装的月饼、一瓶瓶高档酒水,几乎是走亲访友的标准配置。而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些传统礼品对于血糖管理不利。尤其对于家中有血糖高的父母或长辈,高糖...[详细]
2025-09-19 15:50
鸭舌草对男性有什么好处吗
鸭舌草对男性有什么好处吗
鸭舌草对男性可能有一定益处,主要体现在清热利湿、缓解炎症等方面。鸭舌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改善泌尿系统炎症等问题。鸭舌草含有黄酮类、多糖等活...[详细]
2025-09-18 20:30
九香虫对肝脏有好处吗
九香虫对肝脏有好处吗
九香虫对肝脏具有一定益处,但具体效果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九香虫是一种中药材,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等功效,现代研究提示其活性成分可能对肝脏代谢有调节作用。九香虫含...[详细]
2025-09-18 20:28
川木香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川木香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孕妇、阴虚火旺者、过敏体质者、胃肠溃疡患者及婴幼儿。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香的干燥根,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的功效,但特定人群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一、孕妇孕妇禁用川木香与其活血行气功效有关。川木香含挥...[详细]
2025-09-18 20:2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