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针刺疗法 > 正文

中医针灸能治好鼻炎吗

发布时间: 2024-07-23 10:12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通过中医针灸治疗可以缓解部分鼻炎的症状,但是并不能完全治愈。鼻炎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所导致的鼻腔黏膜炎症反应,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等。对于急性的鼻炎,在中医上属于表证范畴,可以通过针刺合谷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解表散邪,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1.急性鼻炎:如果患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7-10天可自行痊愈,无需特殊处理。若患者出现全身不适感,则需遵医嘱服用抗感冒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进行治疗。此外,还可配合使用通窍鼻炎颗粒或正柴胡饮颗粒等中药辅助治疗。

2.慢性鼻炎:如果是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发展而成的慢性鼻炎,此时则需要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肺俞穴、脾俞穴以及足三里穴等,能够起到宣通鼻窍的作用,从而改善鼻部通气不畅的情况。中医针灸能治好鼻炎吗但此类方法只能控制病情进展,并不能根治疾病,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避免鼻炎的发生和复发。

另外,对于过敏性鼻炎而言,主要是接触了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所致,此时可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取印堂穴、太阳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配伍治疗,同时还要远离过敏原,必要时也可应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无法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所以当患有鼻炎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鼻炎针灸能治好吗
鼻炎针灸能治好吗
我患上了鼻炎,鼻腔红肿刺痒,喷嚏不断,清涕常流。一个月里,我连去两家大医院的耳鼻喉科诊治,大夫开的基本是老三样:喷鼻剂、抗生素和抗过敏的药。治疗了近一个月,可疗效不佳,病情不见好转。无奈,我去了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虽然针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但我对它还是将信将疑。医生把几根细小...[详细]
发布于 2016-10-18

最新推荐

清明出游总晕车?按这3个穴位比吃药还管用!中医师亲授防晕妙招
清明出游总晕车?按这3个穴位比吃药还管用!中医师亲授防晕妙招
"师傅麻烦靠边停一下..."每年清明小长假,总能在景区厕所旁看到扶着树呕吐的游客。晕车这个"旅行刺客",让多少人的踏青之旅变成了"渡劫现场"。...[详细]
2025-04-03 19:50
清明前后必做3件事!错过这15天,一整年都难调好体质
清明前后必做3件事!错过这15天,一整年都难调好体质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古人早就发现,清明前后这15天是调理体质的黄金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此时天地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就像手机开启了"高性能模式",这时候养生效果能翻倍!...[详细]
2025-04-03 19:27
颈椎病用什么泡酒喝有效果
颈椎病用什么泡酒喝有效果
颈椎病可以通过中药泡酒辅助缓解症状,常用药材包括川芎、红花、威灵仙等。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颈椎病引起的不适。泡酒时需注意药材的搭配和剂量,并遵循中医师的指导。1、川芎泡酒: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详细]
2025-04-03 08:46
拔火罐后的注意事项
拔火罐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并观察皮肤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拔火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但操作后需注意护理,以免引发不适或感染。1、保暖与避免受凉拔火罐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受风...[详细]
2025-04-03 08:43
艾灸无烟好还是有烟好
艾灸无烟好还是有烟好
艾灸无烟和有烟各有优势,选择应根据个人需求和身体状况决定。无烟艾灸更环保且操作方便,适合室内使用;有烟艾灸则能更好地发挥艾草的药效,适合传统疗法支持者。具体选择需结合使用场景和个人偏好。无烟艾灸通过现代技术处理,减少了烟雾的产生,适合在空气...[详细]
2025-04-03 08:31
艾灸烟味太重怎么破
艾灸烟味太重怎么破
艾灸烟味太重可以通过通风、使用无烟艾条、改善艾灸环境等方法解决。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功效,但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可能对部分人造成不适。通过调整艾灸方式和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烟味对生活的影响。1、通风换气。艾灸时保持...[详细]
2025-04-03 08:25
拔罐可以缓解颈椎病吗
拔罐可以缓解颈椎病吗
拔罐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来辅助缓解颈椎病症状,但无法根治颈椎病。颈椎病的治疗需结合药物、理疗、运动等多种方法。1、拔罐缓解颈椎病的原理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局部充血,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详细]
2025-04-03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