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推拿按摩 > 正文

三种去湿热的中药和按摩方法

发布时间: 2024-10-17 11:2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酷热的夏日,让您即使喝再多的水,头发、脸上也总是出油、长痘,而且还会觉的全身无力,其实这就是因为体内有湿热,而且这些症状也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来调理的。以下是小编推荐去湿热的中药知识,欢迎阅读!

三种去湿热的中药和按摩方法

去湿热的中药

1.土茯苓

土茯苓就是其中一种。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健脾调中,适用于湿热体质的人。况且《本草纲目》中也说它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2.绵茵陈

绵茵陈就是其中一种。绵茵陈想必许多人都没听说过吧,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绵茵陈性平、微寒、味苦,可以清热利湿、去黄疸、降血脂、降血压,如果和开胃益脾的蜜枣一起使用,可以让它不那么寒凉,而且还能祛湿健脾。

3.白术

白术也是其中一种。中医认为,白术性温,味甘、苦,可以健脾燥湿、益养脾胃、利水消痰,适用于湿热体质的人。《医学启源》中也记载过白术,说它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健脾胃。

去湿热的穴位按摩

1.足三里穴

艾灸去湿热的穴位是什么?老宗医养生在线专家称,足三里穴是其中一个。那么,足三里穴在哪里呢?足三里穴属于胃经,在外膝下的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一般来说,艾灸15分钟就能去湿热。艾灸足三里穴不仅可以去湿热,还能调理脾胃,还有健运脾阳的作用,也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另外还有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等等作用。

2.解溪穴

艾灸去湿热的穴位是什么?老宗医养生在线专家称,解溪穴也能去湿热。那么,解溪穴在哪里呢?脚背与脚踝关节活动的凹处就是解溪穴。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每天对其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去湿热。

3.关元穴

艾灸去湿热的穴位是什么?老宗医养生在线专家称,关元穴也能去湿热。那么,关元穴在哪里呢?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的地方,是一个养生保健的穴位。艾灸此穴位,能让体内的寒气消散,能让热量内透,达到去湿热的目的。另外,因为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还能治疗一切阳虚症和气虚症。

湿气重的症状表现

1、舌苔。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2、消化效果。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3、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4、头部。《内经》里讲“因于湿,首如裹。”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

5、关节。当湿邪伤及到关节时,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6、小便及妇女带下。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相对简单。

祛湿方法效果好

1、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2、避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3、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三种去湿热的中药和按摩方法

4、妙用葱、姜、蒜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
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
通过饮食来调节湿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那么有哪些食物能够祛湿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去湿热的食物,希望大家喜欢!去湿热的食物第一:苋菜中医方面认为苋菜性凉,同时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钙质,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止血补血的作用。苋菜具有很好的去湿热的作用,不过如果是脾胃虚寒...[详细]
发布于 2024-10-18

最新推荐

推背是泄阳气还是补阳气呢
推背是泄阳气还是补阳气呢
推背手法兼具补阳与泄阳的双向调节作用,具体效果取决于操作手法与个体体质。主要影响因素有手法力度、经络走向、施术时间、体质辨识、配合疗法。1、手法力度:轻柔缓慢的推法如掌根推多用于补阳,通过温和刺激督脉和膀胱经激发阳气;快速有力的擦法或拍打则...[详细]
2025-05-22 13:16
每天捏大腿内侧有什么好处
每天捏大腿内侧有什么好处
每天捏大腿内侧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调节经络气血、改善下肢水肿、辅助瘦腿塑形。1、促进血液循环:大腿内侧分布着肝经、脾经等重要经络,适度捏揉可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回流。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通过手法刺激能改善气血瘀滞...[详细]
2025-05-22 13:16
每天拍打小腹部有什么好处
每天拍打小腹部有什么好处
每天拍打小腹部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便秘、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拍打手法主要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激活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提升代谢效率等机制发挥作用。1、促进气血运行:小腹部分布有任脉、冲脉等重要经络,拍打可刺激...[详细]
2025-05-22 13:15
经常拍打哪里对身体有好处
经常拍打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疲劳,主要推荐拍打足三里、合谷穴、内关穴、涌泉穴及背部膀胱经。1、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属足阳明胃经。拍打此处可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适合消化不良或体质虚弱者。每日用掌心轻拍50-100次...[详细]
2025-05-22 13:14
拍打小腹有什么坏处和好处
拍打小腹具有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胀气等益处,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内脏损伤或加重病症。主要作用包括改善局部循环、辅助消化、调节脏腑功能,潜在风险涉及力度不当、禁忌人群误操作等。1、促进气血:中医认为轻柔拍打小腹可激发任脉与带脉气血运行,尤其适合久...[详细]
2025-05-22 13:14
拍打小腹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拍打小腹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主要通过刺激腹部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拍打小腹的好处和作用主要有促进消化、缓解便秘、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1、促进消化:拍打小腹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详细]
2025-05-22 13:13
拍打小腹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拍打小腹可促进气血流通、缓解便秘,但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内脏或加重炎症。主要作用包括改善消化功能、调节内分泌、缓解痛经、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潜在风险涉及脏器损伤、皮下出血、炎症扩散、气血紊乱、加重病情。1、改善消化功能:拍打小腹能刺激腹部经络...[详细]
2025-05-22 13:1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