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从中医角度解读高血压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发布时间: 2024-11-12 17: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从中医角度来看,高血压的成因主要包括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瘀血阻窍等等。

1、肝阳上亢:由于情绪波动过大,肝阳亢盛导致风火上扬,上扰清窍,进而引发高血压。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多见,因为情绪过于亢奋可能导致血压过高,甚至增加中风的风险。

从中医角度解读高血压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2、痰湿中阻:主要见于肥胖人群或湿气重的患者。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导致清阳不升,从而引发高血压。

3、肾精不足: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导致脑失所养,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成因。

4、气血亏虚:气血亏虚导致清阳不燥,脑失所养,进而出现眩晕等高血压症状。

5、瘀血阻窍:瘀血阻滞经络,导致血运不畅,脑失所养,也会出现眩晕和血压升高的现象。

针对这些成因,中医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1、情绪调养: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与亲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芹菜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从中医角度解读高血压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对于未患高血压的人群,也应积极开展养生防病,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房事过度,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以促使气血阴阳平和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从中医角度解读肾衰竭的原因
从中医角度解读肾衰竭的原因
肾衰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中医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瑰宝,尽管现在可能稍微不像以前那样流行,但丝毫也不能掩盖它现在依然散发出来的独具的魅力的光芒。那么今天我们从中医角度解读...[详细]
发布于 2016-03-11

最新推荐

张文宏:做好应对新冠二次感染准备 新冠二次感染哪些人要注意?
张文宏:做好应对新冠二次感染准备 新冠二次感染哪些人要注意?
在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与Frontiers期刊中国区共同承办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了题为《...[详细]
2023-04-23 13:11
二次感染比第一次更难受吗 新冠二次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二次感染比第一次更难受吗 新冠二次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晒出阳性的抗原,声称“二阳”了,还有网友称“全家二阳”。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详细]
2023-04-23 13:22
血脂最怕三种茶叶
血脂最怕三种茶叶
血脂异常患者可适量饮用绿茶、普洱茶、乌龙茶辅助调节血脂。这三种茶叶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1、绿茶: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能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详细]
2025-11-24 13:45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偏高的原因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偏高可能与肝炎、脂肪肝、心肌梗死、药物性肝损伤、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其升高通常提示肝脏、心脏或肌肉组织存在损伤。1、肝炎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详细]
2025-11-24 13:00
石楠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石楠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孕妇、过敏体质者、胃肠功能较弱者、低血压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石楠作为中药材,虽有一定药用价值,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孕妇石楠可能含有某些活性成分,会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孕妇使用...[详细]
2025-11-24 12:15
薯莨对女性有什么好处吗
薯莨对女性具有一定健康益处,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贫血、调节内分泌、抗氧化等作用。薯莨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植物雌激素及多酚类物质,可通过膳食补充帮助女性缓解特定健康问题。1、改善贫血薯莨富含非血红素铁,其铁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根茎类蔬...[详细]
2025-11-24 11:30
毛大丁草对男性有什么好处吗
毛大丁草对男性可能有助于缓解前列腺炎症状、改善泌尿系统功能,但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支持。毛大丁草是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干燥全草,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泌尿系统炎症的辅助治疗。1、缓解前列腺炎毛大丁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可能对慢性前列腺炎引起...[详细]
2025-11-24 10:4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