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发布时间: 2025-02-05 16:08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7年 6 月 11 日上午,美国圣迭戈,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糖尿病和内分泌研究中心主任阿奇利(Accili )博士被授予班廷奖。此奖作为 ADA 学会的最高荣誉,目的是为表彰对糖尿病的认识、治疗或预防长期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在掌声雷动的现场,阿奇利博士百感交集。自1962年海明威那声自裁的枪响,震醒了全世界沉浸在温水中幻想能和糖尿病和平共处的人们——糖尿病人平均寿命比正常人少活15年左右,他们罹患肿瘤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现代临床医学越蓬勃发展,糖尿病并发症就越发肆无忌惮。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阿奇利博士)

站在领奖台上的阿奇利博士,微阖双眼张开双臂,1977-2017这40年间糖尿病研究和治疗进展那曲折的历程,如白驹过隙,一一浮现在他眼前。

图穷匕见时刻,人类不会束手待毙。无数医学专家前赴后继,降糖药物层出不穷,联合治疗广泛使用,但是对于糖尿病本身,这些治疗却多陷于困境。阿奇利博士和他的团队经反复研究发现,这些治疗既不能逆转也不能改变糖尿病,其根本原因是这些治疗未能解决糖尿病的两个关键病因: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此外,对降血糖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的要求,也成为很多降糖药物的软肋。

阿奇利博士认为,既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衰竭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特别是β细胞衰竭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临床上经过强化生活方式或者强化药物治疗,会出现糖尿病病情逆转或者临床缓解的案例。真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了吗?阿奇利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首先他强调2型糖尿病的胰岛三项关键的异常:

胰岛素对于刺激的反应受损;

胰岛β细胞质量(mass)受损;

不适当的胰高血糖素反应。

随着对FoxO1(胰岛β细胞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的深入,阿奇利博士发现在糖尿病进展过程中,β细胞中FoxO活性增加,胰岛素显著减少,对其中的内在联系尚不明确,对于FoxO核转位是否与糖尿病发生有关,胰岛素的变化和FoxO的变化是同时发生还是其中一种变化导致另一种变化,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阿奇利研究了糖尿病进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β细胞基因网络活性(gene network activity)发现在代谢失灵阶段(inflexibility),FoxO1显著增加,而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在β细胞丢失、逐渐减少的过程中,原始细胞特征的细胞显著增加(图1),即β细胞的去分化现象(dediffeneration)。他们还发现β细胞去分化的同时,具有α细胞特征的细胞增加,β细胞向α细胞转化。这一重要发现是近年糖尿病β细胞研究的重大进展。所谓去分化就是在细胞形成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程序分化为具有激素分泌的功能β细胞,而是处于其原始细胞状态(progenitor cell),此类细胞并不具备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图1:胰岛β细胞衰竭进展的阶段)

在代谢失灵(inflexibility),FoxO1急剧增加,随着β细胞的逐渐丢失,祖细胞特征和ɑ特征样细胞逐渐增加,FoxO1具有促进代谢灵活性作用。

阿奇利博士认为,对去分化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是深奥生物学的发现,而是来自临床患者治疗的实践(部分病人强化治疗后的临床缓解或者逆转)。他通过遗传标记和免疫化学的方法进行细胞示踪试验,结果发现,糖尿病发生源自β细胞去分化为原始细胞(progenitor cells)或转化为其他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如类ɑ细胞,说明β细胞并没有衰竭或者死亡(图2)。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图2)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图3)

图3细胞示踪结果证实糖尿病的发生是由β细胞去分化所致,而非丢失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证据。

阿奇利团队对人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研究也明确证实了β细胞去分化和转化为其他内分泌细胞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这一重要发现为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后的临床缓解或者逆转找到了实验室证据,为糖尿病的临床治愈奠定了理论基础。

阿奇利教授毕业于意大利罗马大学医学院,1999年以来,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在这个时期阿奇利提出了β细胞去分化的假说,美国糖尿病协会医学与科学主席Alvin C. Powers医学博士在颁奖典礼中如此评价:“祝贺您获得这一当之无愧的荣誉,因为您为我们了解 2 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β细胞去分化提出的两年之前,1997年,一位中国哈尔滨的年轻姑娘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医大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2004年毕业留校工作于哈医大内分泌科,深受阿奇利教授发现β细胞去分化鼓舞,立志在内分泌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2006-2009年读取哈医大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博士学位,2011年完成流行病与预防医学博士后工作后,2015年踏上远渡重洋的道路,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就是:胰岛β细胞再生。

她就是深圳市恒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安赤颖博士后。

从意气风发的医学院学生成长为内分泌的中流砥柱,安赤颖表示,近20年内分泌医学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标志事件就是阿奇利教授提出的β细胞去分化学说,此举标志着困扰人类3500年的糖尿病困局终将迎来破局。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探索人类健康的动力来自基础医学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患者带去康复与健康成就感”,安赤颖主任这样描述自己在临床领域全新的探索。

正是怀着这份初心与探索新型医疗的可能,安赤颖主任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接触到功能医学,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医学视野。

安赤颖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触到功能医学后,自己激动得几天无法入眠,认为这才是内分泌学科发展的未来,也是糖尿病患者获得健康的终极方案。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只是用药物简单控制症状,而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胰岛β细胞再生实现临床应用,虽然有点异想天开,但是人类的医学就是这么踩着前人的肩膀一点点进步的。要实现这个愿望,必须有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在北京、上海这种中国的医疗高地很难实现,要到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020年2月,安赤颖主任作为深圳市宝安区引进人才,来到深圳恒生医院担任内分泌科主任。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安赤颖主任积极参与糖宣公益活动,唤醒人们对糖尿病的重视)

一切犹如命运的安排,刚刚来到深圳不久,安赤颖主任与焕然新生集团创始人,中国糖尿病逆转第一人邹真俊博士相逢。

二人开启了一场“石破惊天”的对话而成为一生的挚友,更成为比肩战斗的事业伙伴。

邹真俊博士从2018年开始就在中国从事糖尿病逆转事业,因此被誉为“中国糖尿病逆转第一人”。首次的接触,安赤颖主任内心是排斥和拒绝的,因为2018年之前没有任何的指南和共识出台,虽然2019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泰勒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石破天惊的科学发现——《了解2型糖尿病逆转的机制》。正是这篇论文的发表,中国内分泌市场上蠢蠢欲动,众多社会机构甚至医疗机构开始看上了这片超级蓝海,通过对“五驾马车”层层包装后大举进入糖尿病“逆转”领域。

“我第一句话问邹博士,你是采用什么技术逆转糖尿病的?”安赤颖主任对二人的对话至今还历历在目。

“我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新技术,是引进美国功能医学,再整合正分子医学、抗衰老医学等学科,形成了慢病整体整合医学。”邹真俊博士如是回答。

当邹真俊博士说出“功能医学”四个字时,安赤颖主任心中为之一震。从美国接触到功能医学,到自己去应用功能医学,在中国从事功能医学的先行者最后都沉寂了,在美国具有总统保健医学美誉的功能医学来到中国后一度沦为保健品营销噱头。

“功能医学怎么逆转糖尿病?”安赤颖主任已经顾不上社交风度,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

“β细胞修复”邹真俊博士淡淡说出5个字。

功能医学、β细胞修复,这种字眼不断勾起安赤颖主任的回忆,艰苦的学医经历,一人远涉重洋,举家南迁……

“能拿出大样本数据吗?”安赤颖主任迫切地问道。

正是安赤颖主任这一句探寻真相的问话,彼此用了三年的时间去考察真理的答案……

<<<<待续

【小贴士】

焕然新生集团

深圳焕然新生集团(www.tnbnz.com)由邹真俊博士在2018年底创立,秉承“为全球五亿糖尿病立心,为中国九亿亚健康立命”的使命,五年来,停药停针逆转上千例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疑难杂症。

从个体健康、家庭健康、家族健康,焕然新生紧扣“健康中国2030”时代脉搏,为中国高净值人群提供整合医学健康管理。

深圳恒生糖尿病逆转暨慢性病管理中心

深圳恒生医院隶属复星医疗成员医院,是一家具有十九年历史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开放床位680张,37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年门诊量90万人次,手术量近7000台。

* 数据统计时间为2022年

糖尿病逆转终极指南(五):石破天惊

深圳恒生医院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是继Cleveland Clinic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全球排名第二医院)功能医学中心之后,整体整合功能医学、正分子医学、生活方式医学,国内首创的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疑难杂症、抗衰老整合医学(HIM)健康管理中心。

2022年11月,深圳恒生医院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落地成立,为中国政商名流、明星艺人、精英人群提供整合医学(HIM)精准慢病逆转,邹真俊博士担任深圳恒生医院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医疗总监/健康教练。

* 数据来源:全球数据公司 Statista、《Newsweek》2023年世界最佳医院排行榜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一个女人的终极性生活指南
一个女人的终极性生活指南
研究证实,最少获取性高潮的性别是异性恋女性,反而她们的男伴最能泄身,这情况不能接受。常言男女平等,现在看来是争取床上平权的时候了。达致性高潮,像马拉松长跑,多过像短跑,对大部分女性来说,则如攀坡。根据美国Cosmo涉及二千三百名介乎十八至廿...[详细]
发布于 2018-03-14

最新推荐

艾灸工具的选择:从传统到接受新的改变,职场养生革命:启春堂艾小安艾灸盒
艾灸工具的选择:从传统到接受新的改变,职场养生革命:启春堂艾小安艾灸盒
在这个被KPI追赶的时代,办公室里的每个职场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上个月项目冲刺期间,我的颈椎发出了严重抗议,整个肩膀僵硬得如同木板。正当我痛苦地揉着脖子时,不禁想起以前有空时还会去艾灸馆或者中医院挂号艾灸的日子。可现在工作这么忙,难道就只...[详细]
2025-05-04 12:19
【唤醒春日 一起“趣”踏青】上海鼎植口腔春日拾趣之旅圆满落幕
【唤醒春日 一起“趣”踏青】上海鼎植口腔春日拾趣之旅圆满落幕
2025年4月,上海——人间四月天,春光正烂漫。为感谢鼎植荟VIP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赖,进一步加深沟通与联系,上海鼎植口腔于4月底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为“唤醒春日一起‘趣’踏青”的客户专属活动,近百名客户齐聚上海崇明,在草莓采摘与非遗印糕...[详细]
2025-04-30 16:02
五一过后,大部分人会新添一种“病”!这 4 招现在存,节后少遭罪
五一过后,大部分人会新添一种“病”!这 4 招现在存,节后少遭罪
小长假后疲惫不堪、精神涣散?情绪低落烦躁、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对上班产生强烈的抗拒感?……不是“牛马”不爱上班?实则是“节后综合征”在作祟什么是假期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当我们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进入...[详细]
2025-04-30 14:41
旅游暴走后血脂不降反升?运动与血脂的“相爱相杀”,中医教你这样平衡
旅游暴走后血脂不降反升?运动与血脂的“相爱相杀”,中医教你这样平衡
每逢假期,朋友圈被各种“特种兵式旅游”刷屏,有人凌晨登山看日出,有人日行两万打卡景点。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更将如此,不少人也想趁此机会可以运动降降血脂,但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暴走过后血脂不降反升,这让人不禁疑惑:说好的运动降血脂,怎么反而“暴走...[详细]
2025-04-30 12:00
控糖不是苦行!聚餐享乐与血糖平稳的平衡之道
控糖不是苦行!聚餐享乐与血糖平稳的平衡之道
节假日聚餐,控糖人群常面临“甜蜜困恼”,为什么聚餐容易“爆糖”?一是因为高碳水聚集:中式宴席以主食为核心,精制碳水化合物在餐桌上占比较大,高GI食物集中摄入,短时间内血糖负荷(GL)飙升;二是进食顺序混乱:先吃主食或甜食,血糖迅速爬升,而正...[详细]
2025-04-30 11:57
比补觉更重要的是 “安神”!中医“静神理论”助你假期有好眠!
五一将至,大家早已按耐不住期待与躁动的心,计划着旅行游玩、聚会狂欢、或是宅家休憩,将假期作为了彻底放松的绝佳时机。不过,在享受这份自由随性的同时,一场“睡眠危机”可能正在悄然逼近!——别以为假期熬夜后补觉就能满血复活,事实上,熬夜可能会导致...[详细]
2025-04-30 11:54
三种你习以为常的解渴方式,却是冲破血糖防线的“帮凶”
三种你习以为常的解渴方式,却是冲破血糖防线的“帮凶”
五一假期来临,跟随大家的出行热情一起高涨还有火热的气温。据中国天气网消息,陕西南部、河南、江南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最高气温大面积超过30℃。其中5月2日,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区或有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出...[详细]
2025-04-30 09: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