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罐的正确使用需掌握操作步骤、部位选择、时间控制、力度调节和注意事项五个关键点。
使用前检查罐体完整性,将罐口对准施术部位,快速挤压排气球形成负压。治疗结束后按压罐缘皮肤解除负压,不可强行拔罐。传统玻璃罐需用闪火法,而真空罐通过抽气阀调节压力更安全便捷。
肌肉丰厚处如背部、大腿为宜,避开血管神经密集区。肩颈部位选用小号罐体,腰臀部可用大号罐。骨骼凸起处需垫毛巾缓冲,腹部拔罐压力需减轻50%,面部禁用真空罐。
保健拔罐5-10分钟,治疗性拔罐不超过15分钟。初次使用者从3分钟开始适应,夏季缩短1-2分钟。出现深紫色罐印应间隔3天再操作,淡红色印迹可隔日进行。
负压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保健用0.02-0.03MPa,治疗用0.04-0.05MPa。老年人和儿童压力减半,糖尿病患者压力降低30%。抽气时分次增加压力,避免瞬间强刺激。
皮肤破损、高热、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腰骶部禁止操作。拔罐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出现水泡需消毒处理。同一部位每周不超过2次,治疗后饮用温开水300ml促进代谢。
配合生姜精油可增强祛湿效果,拔罐后24小时内宜食山药粥、红枣汤等温补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帮助气血运行,睡眠时保持施术部位保暖。真空罐使用后需用75%酒精擦拭消毒,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橡胶部件定期检查更换。
2014-08-28
2014-08-28
2014-08-28
2014-08-28
2014-08-28
2014-08-27
2014-08-27
2014-08-27
2014-08-27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