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肾虚、寒湿侵袭、外伤等因素引起。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是常见病因,久坐、搬运重物等行为易诱发。中医采用针灸腰阳关、肾俞等穴位缓解疼痛,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调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飞燕式腰背肌锻炼。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导致腰肌慢性损伤,表现为酸胀钝痛。推拿手法如滚法、按揉法能松解肌肉痉挛,外敷伤湿止痛膏配合杜仲猪腰汤食疗。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避免单侧负重。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房劳过度或年老体衰会引起肾虚腰痛。服用金匮肾气丸配合艾灸命门穴,食疗可用核桃仁炖羊肉。五禽戏中的熊戏动作有助于强腰固肾。
居住潮湿环境或淋雨受凉导致寒湿痹阻经络,疼痛遇冷加重。拔罐走罐配合桂枝附子汤祛寒除湿,日常可用粗盐热敷袋温熨腰部。阴雨天佩戴护腰避免受寒。
跌扑闪挫造成局部气血瘀滞,痛处固定拒按。刺络拔罐放出瘀血,内服身痛逐瘀汤,后期用红花油推拿散瘀。急性期24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促进恢复。
日常可常食黑豆、板栗等补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太极拳的云手动作能舒缓腰部紧张,睡眠时腰部垫小枕保持生理曲度。持续性剧烈疼痛或伴随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排查椎管狭窄等严重病变。注意劳逸结合,久坐人群建议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靠。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