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自制需经过选果、剥皮、晾晒、陈化四步,长期保存需防潮避光。关键步骤包括选用新会茶枝柑、三蒸三晒法、恒温干燥环境储存。
制作陈皮首选新会茶枝柑,果皮厚实油胞饱满。采摘后清水洗净表面,用专用剥皮刀沿果蒂呈三瓣状剥下果皮,避免损伤油胞层。剥下的果皮需在24小时内进行初晒,防止霉变。
传统三蒸三晒法能提升药效:首次蒸制5分钟软化纤维,平铺竹筛暴晒3天;二次蒸制后晒至七成干;三次蒸晒后含水量需低于13%。蒸制时水沸后上锅,晒制需避开正午强光。
完成干燥的陈皮需在陶罐或紫砂缸中陈化,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每年梅雨季前需复晒2小时,前三年每季度检查霉变情况。专业仓储可采用恒温除湿设备,温度维持在25℃±2℃。
长期保存推荐双层锡箔袋抽真空,外层套麻布袋防光。家庭可用无油玻璃罐,底层铺炒米吸湿,每层陈皮间垫宣纸。严禁使用塑料容器,避免油脂渗透产生异味。
优质陈皮外皮棕红有光泽,内囊雪白呈蜂窝状。三年陈皮有薄荷香,五年出现药香,十年以上散发樟木香。霉变陈皮表面有绿斑,掰断无清脆响声需立即销毁。
日常取用陈皮后需立即密封,避免受潮。可搭配红豆薏米煮水增强祛湿效果,或与老白茶同泡理气健脾。保存五年以上的陈皮药用价值显著提升,但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定期翻晒时注意避免高温暴晒导致挥发油流失,冬季可置于阴凉通风处晾置。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