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需根据病因选择降糖药、胰岛素或中药调理,常见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配合饮食运动可有效控制。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空腹血糖偏高者适用;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者可选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外源性胰岛素,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水平,预混胰岛素兼顾两者。注射需严格按时按量,避免低血糖。
黄连素提取物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黄芪多糖调节免疫代谢,葛根素辅助降糖。中医辨证分型用药,阴虚热盛型用六味地黄丸,气阴两虚型选生脉散,需连续服用1-3个月见效。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增强降糖效果,胰岛素配合GLP-1受体激动剂减少用量,阿卡波糖与磺脲类联用控制昼夜血糖波动。联合方案需内分泌科医师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调整。
铬元素增强胰岛素活性,每日补充200μg;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建议每日摄入30g;肉桂提取物改善糖代谢,可搭配茶饮。辅助手段需与主治疗配合,不能替代药物。
血糖管理需饮食运动协同,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g,优选糙米燕麦等低GI食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戒烟限酒,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中药食疗可选用山药枸杞粥、苦瓜炒蛋等药膳,长期坚持可减少药物依赖。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