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外感风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鼻塞流黄涕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风热邪气侵袭、饮食积滞、免疫力低下、环境温度变化及呼吸道感染。
风热型发热多为中低度热37.5-38.5℃,午后易加重,伴有面赤、额头灼热。区别于风寒感冒的畏寒无汗,风热患儿常伴汗出而热不退。治疗可选用银翘散加减,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
咽喉红肿疼痛是典型表现,扁桃体可见充血或脓点,咳嗽痰黄黏稠。鼻塞流黄浊涕,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可用桑菊饮缓解症状,配合薄荷脑蒸气吸入,3岁以上儿童可含服金银花含片。
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浮数。婴幼儿可见指纹紫滞。中医辨证需与风寒感冒区分,风寒舌苔白、脉浮紧。推拿可清天河水300次,掐揉少商穴,配合三豆饮绿豆、赤小豆、黑豆食疗。
常见眼结膜充血、口渴喜饮,部分患儿出现便秘尿黄。高热时可能惊厥,需警惕热极生风。中成药可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外治法用吴茱萸粉醋调敷涌泉穴引热下行。
初期1-2天症状较轻,3-5天达高峰,正确治疗7天内可愈。若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需排除肺炎等并发症。居家护理保持空气流通,体温超过38.5℃应及时就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推荐白萝卜蜂蜜水、雪梨炖冰糖,忌食羊肉、桂圆等热性食物。发热期减少剧烈运动,恢复期可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保持每日2000ml饮水,用菊花、金银花各5g代茶饮。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