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外壳发霉后不可食用,霉菌毒素可能渗透内部导致健康风险,处理方式包括立即丢弃、检查储存环境、避免误食。
发霉豌豆外壳可能滋生黄曲霉等产毒真菌,其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耐高温且致癌性强,微量摄入即可损伤肝脏。肉眼可见霉斑时,菌丝可能已侵入豆粒内部,清洗或切除霉变部分无法彻底去除毒素。
潮湿环境是主因,相对湿度超70%易致霉变。未充分晾干的豌豆或受潮包装会加速霉菌繁殖,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使用密封容器并放置食品干燥剂,温度建议控制在15℃以下。
若误食少量霉变豌豆,可立即饮用淡盐水催吐,并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出现腹痛、腹泻需就医洗胃,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医疗机构可能进行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测。
购买时选择外壳青绿饱满、无黑斑的鲜品,干豌豆应颗粒完整无白霜。真空包装产品需检查漏气情况,散装货注意是否有霉味,春季梅雨季建议优先选购冷冻豌豆。
轻微受潮未霉变的豌豆可煮沸后制作堆肥。安全食用可选择新鲜豌豆焯水冷冻保存,或改用干燥裂豌豆煮粥,其去皮处理后更不易霉变,营养成分类似。
日常饮食需确保食材新鲜度,霉变食品坚决丢弃。储存豆类可搭配花椒、大蒜等天然抑菌材料,每周检查库存情况。推荐将豌豆与胡萝卜、玉米粒混合急冻,制作什锦蔬菜包方便取用。湿热季节可常饮赤小豆薏米水健脾祛湿,减少霉菌滋生环境。出现持续腹胀、皮肤黄染等疑似霉菌中毒症状时,需及时至消化科就诊。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