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痛经可通过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理,具体方法包括艾灸疗法、中药内服、饮食温补、穴位按摩、日常保暖。
宫寒痛经多因胞宫受寒导致气血凝滞,艾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能直接温煦下焦。选用三年陈艾条悬灸,每穴15分钟,月经前一周开始连续施灸5天。配合隔姜灸神阙穴增强驱寒效果,注意艾灸后避风忌生冷。
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合经期服用,取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文火炖煮2小时。中成药可选艾附暖宫丸,经前3天开始每日2次,每次6克。严重者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需中医辨证调配。
日常多食桂圆红枣茶,取桂圆肉10颗、红枣5枚、红糖适量沸水冲泡。早餐食用核桃黑豆粥,黑豆50克提前浸泡,与糯米100克同煮至软烂。忌食冰淇淋、西瓜等寒凉食物,经期避免咖啡因饮品。
拇指按压十七椎穴第五腰椎棘突下3分钟,配合掌根揉八髎穴至局部发热。痛经发作时点按合谷穴与太冲穴各2分钟,采用一压一松手法。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经期可增加至每日三次。
四季注意腰腹部防护,冬季可贴暖宝宝于命门穴。睡前用40℃热水袋热敷小腹20分钟,穿高腰纯棉内裤避免脐部受凉。经期不用冷水洗手,阴雨天携带干毛巾及时擦干腰部。
长期调理建议练习温宫瑜伽,如蝴蝶式、猫牛式每天15分钟。冬季晨起饮用肉桂红糖水,取肉桂粉3克冲服。经期后三天服用四物汤补充气血,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煎煮40分钟。痛经持续加重或经血大量暗紫需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