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可通过局部红肿热痛、牙齿松动、脓液渗出、发热乏力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需抗生素、手术清创、中药调理、局部理疗和营养支持。
颌骨骨髓炎常见表现为患处持续性跳痛,伴随牙龈红肿、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移位。急性期可能出现38℃以上高热,慢性期可见瘘管排脓。下颌骨发病率高于上颌骨,需结合X线或CT显示骨质破坏确诊。
龋齿或牙周炎扩散占60%以上病因,外伤骨折、放射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诱发。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最常见,免疫力低下者易进展为慢性骨髓炎。
急性期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2-4周,克林霉素适用于厌氧菌感染。手术包括病灶刮治术、死骨切除术、植骨修复术。疼痛剧烈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毒热炽盛型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含金银花20g、蒲公英15g;气血两虚型服八珍汤。外敷金黄散消肿止痛,艾灸足三里增强免疫力。慢性期可用骨碎补、续断等中药促进骨修复。
术后流质饮食2周,避免硬物刺激患处。每日用康复新液含漱3次,保持口腔清洁。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压。康复期做颈部舒缓操改善血液循环,每周3次30分钟快走增强体质。
饮食宜选高蛋白流食如鲫鱼汤、牛奶蒸蛋,搭配百合莲子粥滋阴清热。忌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康复期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配合颌面部轻柔按摩促进功能恢复。出现反复流脓或张口困难需及时复查,避免转为慢性骨髓炎。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