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手痒多由黏液刺激引发接触性皮炎,可通过冲洗、醋液中和、药物止痒等方法缓解。
芋艿表皮黏液含有草酸钙针晶,直接接触皮肤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患处10分钟以上,水温控制在20-25℃为宜,避免热水加重刺激。冲洗后可用软布吸干水分,切忌用力擦拭。
草酸钙针晶在弱酸环境下活性降低。取食用白醋与水按1:3比例稀释,用棉签蘸取涂抹痒处,每日3-5次。也可用柠檬汁或番茄汁替代,酸性物质能分解残留晶体,缓解灼热感。
瘙痒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薄涂,每日2-3次;严重者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日。局部红肿可用地奈德乳膏与红霉素软膏1:1混合涂抹,预防继发感染。孕妇儿童建议使用氧化锌软膏。
将干净毛巾浸入冰牛奶中拧至半干,敷于患处15分钟/次。牛奶中的脂肪能在皮肤形成保护膜,低温可收缩毛细血管。也可用冷藏的芦荟胶厚敷,其多糖成分具有修复作用。
处理芋艿时戴双层手套内层棉质外层橡胶,避免黏液接触指甲缝。削皮后立即用盐水浸泡芋肉10分钟,促使剩余草酸钙溶解。厨房备用小苏打水,意外接触时快速浸泡中和。
日常可多食用绿豆、薏米等利湿食物,避免辛辣发物。劳作后可用艾叶30g煮水泡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水疱、发热需及时就医,过敏体质者应检测芋艿IgE抗体。处理芋艿后及时涂抹护手霜,保持皮肤屏障完整。
2021-10-06
2021-10-06
2021-10-06
2021-10-06
2021-10-06
2021-10-04
2021-10-04
2021-10-04
2021-10-04
202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