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执行标准主要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类,具体包括GB/T26760、DB52/T866等。
GB/T26760是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原料、工艺、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该标准要求使用高粱、小麦、水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生产,酒精度需在53%vol左右,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的特点。企业需通过理化检测和感官品评双重认证方可标注"酱香型白酒"。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866对酱香酒提出更高要求,特别强调"12987"传统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标准详细规定了茅台镇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微气候指标,以及赤水河水源的矿物质含量标准。
知名酒企会制定严于国标的企业标准Q/MTJ等,茅台酒的企业标准包含368项质量控制点,从原料筛选到陈酿储存均有量化指标。部分企业标准还包含风味物质图谱,要求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微量成分保持在特定比例区间,确保产品风格一致性。
针对陈年酱香酒,行业通行标准要求基酒贮存时间不少于3年,标注"10年陈酿"需含不低于50%的10年以上基酒。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陈年白酒鉴定规范明确规定了不同年份酒的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变化范围。
出口型酱香酒需符合进口国食品标准,如欧盟的ECNo110/2008烈酒法规要求甲醇含量≤2g/L,美国TTB法规要求标注"ChineseMaotai-flavorliquor"。部分企业通过ISO22000、HACCP等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酱香酒生产需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日常饮用建议选择正规渠道产品,单次饮用量控制在50ml以内为宜。传统工艺酱香酒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但酒精过敏者、肝病患者应避免饮用。储存时应保持环境温度15-25℃,湿度70%左右,避免阳光直射。搭配高蛋白食物如坚果、奶酪可减缓酒精吸收,饮用后适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代谢。
2024-06-02
2024-06-02
2024-06-02
2024-06-02
2024-06-01
2024-06-01
2024-06-01
2024-06-01
2024-06-01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