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保肝类药物主要包括中药提取物、化学合成药及复方制剂,常见类型有五味子制剂、水飞蓟素类、甘草酸类、双环醇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五味子中的活性成分五味子甲素和乙素能促进肝细胞修复,降低转氨酶。临床常用联苯双酯滴丸、五酯胶囊等,适用于慢性肝炎及化学性肝损伤。联苯双酯需逐步减量停药,避免反跳现象。
水飞蓟宾通过抗氧化和膜稳定作用保护肝细胞,代表药物有水飞蓟宾胶囊、益肝灵片。对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效果显著,建议餐后服用以提升生物利用度。
甘草酸二铵可抑制炎症反应,如天晴甘平、甘利欣胶囊。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但长期使用需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与利尿剂联用可能引发低钾血症。
人工合成的抗肝炎药物百赛诺能双向调节转氨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建议联合抗病毒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和皮疹,肝功能失代偿者禁用。
注射用阿拓莫兰直接参与肝脏解毒代谢,对重金属中毒、化疗肝损伤有特效。静脉给药需避光,口服制剂如谷胱甘肽片需空腹服用,肾功能不全者减量。
日常护肝可搭配蒲公英茶、枸杞菊花茶等药茶,适度练习八段锦改善肝经气血循环。饮食宜选择富含硫氨基酸的洋葱、大蒜,避免高脂饮食。肝硬化患者使用解毒药物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同步进行抗病毒治疗。急性中毒需立即就医洗胃并静脉注射解毒剂,不可依赖口服药物延缓救治时机。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