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疲劳期通常持续2-7天,具体时长与运动强度、个体恢复能力、营养补充和休息质量有关。
高强度运动如马拉松或力量训练易导致肌肉纤维微损伤,乳酸堆积明显,疲劳期可能延长至5-7天。可通过冷敷缓解炎症,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加速代谢废物清除。
体能基础薄弱者恢复周期较长,常需4-6天。建议补充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每日进行15分钟动态拉伸,采用泡沫轴滚动放松筋膜,提升肌肉修复效率。
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碳水与蛋白质比例3:1,如香蕉配酸奶。缺镁可能加重疲劳,可食用南瓜籽或杏仁。中医推荐黄芪枸杞茶补气,配合穴位按摩足三里。
深度睡眠阶段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保证7-9小时睡眠尤为关键。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刺激,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提升睡眠质量。
第3天起采用游泳、骑自行车等交叉训练,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60%以下。传统养生法推荐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配合艾灸关元穴10分钟。
运动后72小时内避免相同肌群重复训练,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饮食增加紫甘蓝等抗氧化食物,运动前充分热身10分钟,结束后进行静态拉伸。如疲劳持续超10天伴关节疼痛,需排查肌腱炎或过度训练综合征。中医调理可选用杜仲牛膝煲汤,配合推拿膀胱经,促进气血运行。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