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山药后手痒是山药黏液中的草酸钙结晶刺激皮肤所致,可通过冲洗、热敷、涂抹、药物、预防五种方式缓解。
草酸钙结晶遇水溶解,立即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患处10分钟,水温以20-30℃为宜。冲洗时避免揉搓,防止结晶嵌入皮肤。若条件允许,可配合弱碱性肥皂清洁,中和酸性刺激物。
用45℃左右温水浸泡双手5-8分钟,高温可加速草酸钙分解。水中加入少量食用碱或小苏打效果更佳。热敷后擦干涂抹凡士林,修复受损角质层。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生姜切片擦拭痒处,姜辣素能抑制组胺释放;或涂抹芦荟凝胶、炉甘石洗剂。严重瘙痒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2次。民间用米醋涂抹的方法需谨慎,可能加重皮肤敏感。
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缓解过敏反应,配合维生素C片促进皮肤修复。出现红肿溃烂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需就医,排除接触性皮炎可能。
削皮时戴橡胶手套,或在手上涂抹食用油形成保护膜。处理前将山药蒸煮2分钟,破坏黏液细胞。选择新鲜山药,久置山药的草酸钙含量更高。工具选用陶瓷刀,减少表皮损伤。
日常可多食用绿豆、薏米等利湿食物,促进草酸代谢。山药营养丰富,含薯蓣皂苷等活性成分,建议每周食用2-3次,搭配红枣可健脾益气。处理山药后出现手痒不必过度紧张,通常6-12小时自行消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即可。过敏体质者接触前可做皮肤测试,将山药黏液涂于手腕内侧观察20分钟。
2020-10-28
2020-10-28
2020-10-28
2020-10-27
2020-10-27
2020-10-26
2020-10-26
2020-10-26
2020-10-26
2020-10-26